近日,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鹏鼎控股,证券代码:002938.SZ)披露了其上市后的首份年报,就是2018年年度报告。这家以各类印刷线路板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作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当期营收为258.55亿元,同比增长8.08%;归属净利润为27.71亿元,同比大涨51.65%;扣非归属净利润为26.09亿元,同比大涨61.45%,经营业绩看似靓丽。
但是,靓丽数据的背后是一堆的不合常理的披露,这就是个大问题了。首先是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背景下,对美外销收入明显扩张的2018年,该公司却产生了巨额汇兑损失,这违背了基本的金融学常识;再者,鹏鼎控股试图以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提升来解释毛利率大幅提升,但是实际上2018年年底的员工人数相比2018年一季度是上涨的,同期的毛利率数据也是上涨的,那么所谓的自动化是否虚假信息了?当然,该公司年报也有披露正确的地方,比如它的销售业务还是一如既往地严重依赖苹果公司,这就很真实。
汇率贬值却带来巨额汇兑损失,违背金融常识
2018年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贬值,当期鹏鼎控股对美国市场的外销收入明显增长,外币的货币性项目中美元的占比较高,但是当期公司财务费用中却产生了高达8,000.00多万的汇兑损失,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据2018年年报披露,鹏鼎控股当期对美国市场的外销收入为181.75亿元,同比增长20.11%,占当期营收之比为70.30%,同比增长7.04个百分点,对美外销收入出现显著增长。同时,鹏鼎控股在中国大陆境内使用人民币交易,对欧洲外销采用欧元交易,而向亚洲除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日本地区之外的销售,或仍然以美元为主(注:港币采用对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本质是美元的一部分)。因此,美元应该是公司外销中主要使用的货币。
果不其然,在2018年年度报告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中,鹏鼎控股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项目下的资产类美元金额分别为3.50亿美元和7.80亿美元,按6.8632的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分别为24.04亿元和53.60亿元人民币,分别占当期货币资金余额和应收账款余额的32.92%和99.52%,又分别占当期外币货币资金合计余额和外币应收账款合计余额的97.64%和近100%。而当期公司由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组成的美元负债,合计金额仅为7.0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8.29亿元,占当期外币总负债的近100%。
由此可见,美元确实是鹏鼎控股日常经营中使用的主要外币,而且公司持有的美元资产远高于美元负债。
根据外汇市场公开信息,以外汇市场收盘价计算,2018年度,美元兑离岸人民币(CNH)汇率从6.5134上涨到6.8682,当期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贬值5.46%;同期,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汇率(CNY)从6.5069上涨到6.8730,当期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贬值5.63%。这些数据对于每日常见浮动仅几个基点(即万分之几)的外汇市场而言,都是非常显著的贬值。换句话说,无论是在境外离岸市场,还是在境内银行间市场,鹏鼎控股都能用相同数量的美元兑换到更多的人民币。在财务费用项目中,通常应表现为较高金额的汇兑收益才对。
可是,据2018年年度报告披露,当期鹏鼎控股的财务费用中,竟然录得了高达8,121.99万元的汇兑损失!这是不正常的。再往前看一年,2017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正好相反,是升值幅度超过6个百分点,所以鹏鼎控股当年产生9,241.35万元的汇兑损失倒是符合常识的。
那么,在2018年出现异常的汇兑损失是否因为鹏鼎控股采用远期外汇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失误所导致的损失呢?
据2018年年度报告披露,在鹏鼎控股的资产负债表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主要为未到期的远期外汇合约。当期末,公司远期外汇合约余额为78.25万元,期初该衍生品交易合约余额为176.18万元,当期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99.81万元,涉及的交易金额都比较小。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远期外汇交易属于衍生品交易,但是并非带杠杆的保证金交易,而属于对未来一定期间内外汇现金流的全额套期保值,因此由数十到数百万元的远期外汇交易,造成超过8,000.00万元的汇兑损失,其可能性实在微乎其微。
如此想来,这令人匪夷所思的巨额汇兑损失,便无外乎两个来由,如果不是存在虚假的财务数据,就是鹏鼎控股在外汇远期交易之外,存在其他高达百倍杠杆的非法外汇衍生品交易。如果真的是这样,恐又涉嫌虚假陈述了,也非广大中小投资者之福。
解释毛利率显著上涨,主要原因或系虚假陈述
2018年度,鹏鼎控股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增幅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源于当期综合毛利率同比显著上涨。公司试图以提高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由,来解释毛利率的大幅提升,可是招股书和2018年年报的员工人数变动数据,却让公司的解释有些站不住脚。
从年报数据可以看出,2018年鹏鼎控股的营业收入增长不多,净利润却增长很多,主要就是当期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3.19%,同比上涨5.30个百分点所致。
对此,鹏鼎控股的2018年年报给出了如下解释:“2018年,公司继续将提升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作为工作重点,并取得显著的成绩,……公司员工总数由2017年40,539人,下降至35,479人,降幅12.48%,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有效提高了公司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公司盈利能力。2018年公司毛利率达23.19%,较2017年提升5.30个百分点。”与招股书一一对比,所述数据无误,貌似就是事实。
可是,结合鹏鼎控股的招股书和2018年年报一起研究,我们就发现了互相矛盾的地方。
据鹏鼎控股招股书披露,在公司申请IPO的三年一期报告期末,截至2018年3月31日,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合计员工总人数为31,797人,比2017年12月31日的40,539人大幅下滑了8,742人,跌幅为21.56%;到2018年末,公司合计员工总人数35,479人,反倒是又增加了3,682人。换句话说,上述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的改造在2018年第一季度就已经实施了,此后三个季度,公司员工总人数出现了显著上涨。
如果按照鹏鼎控股年报的解释,是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有效提高了公司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毛利率。那么,2018年一季度,公司的毛利率应该已经提高,全年的毛利率与第一季度相比,不应存在太明显的提升,但实际情况是公司2018年一季度的综合毛利率为17.71%,而2018年全年综合毛利率为23.19%,比一季度的毛利率高了5.48个百分点,差距也太明显了吧!这就说明该公司自身的解释是与事实互相矛盾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该公司实际的减员是否存在疑问?进一步比较2018年3月31日和2018年12月31日鹏鼎控股的员工专业构成,我们发现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生产人员、销售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分别为24,764人、160人、6,166人、124人、1,925人和2,340人,各专业岗位员工人数比2018年3月31日分别增加了3,863人、28人、1,548人、15人、208人和-1,980人。其中,管理人员人数的减少比销售人员、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和行政人员增加的总数还要多,而员工总数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生产人员人数的大幅增长。
如果说随着新增项目建设投产,鹏鼎控股的各类专业岗位都需要新增人手,还能说得通,但是随着“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升高”,生产员工人数反倒显著增加,而且还同时伴随着管理人员人数的近乎“腰斩”,难道新增员工都不需要管理人员管理督导的么?显然不合理。
自相矛盾的员工人数信息,或许反映了如下情形:鹏鼎控股即使确实拥有了类似“神龙”组装生产线这样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系统,但很可能依然属于试点的性质,并非公司综合毛利率大涨的主要原因。公司在年报中对其现有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大肆吹嘘,或有虚假陈述之嫌。
对“苹果”的依赖始终如一
2018年度,鹏鼎控股的前五大客户中,美商苹果公司仍然占据第一大客户的位置,公司对苹果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收之比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存在对单一大客户严重依赖的情形,或存可持续经营风险。
据2018年年度报告披露,当期鹏鼎控股从前五大客户获得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81.69亿元、15.12亿元、6.84亿元、6.37亿元和5.02亿元,占当期销售收入总额之比分别为70.28%、5.85%、2.65%、2.47%和1.94%。第一大客户“客户A”销售收入占比高达70.28%,比曾经用于评价是否对单一大客户存在依赖的“50%红线”,还要高出20.28个百分点。
可是,这个鹏鼎控股高度依赖的单一大客户究竟是哪一家呢?
据招股书披露,从2015年到2018年第一季度的三年一期报告期内,公司的第一大客户都是美商苹果公司,鹏鼎控股对苹果公司的销售收入占当期营收之比分别为53.91%、61.32%、63.30%和71.35%,占比全都超过50%,而且保持持续显著上涨的趋势。招股书仅统计了鹏鼎控股向苹果公司的直接销售,而在公司长期第二大客户鸿海集团及其子公司的销售收入中,实际上也有相当一部分应该属于苹果。
为什么可以把2018年年报中的“客户A”和招股书中的苹果公司等同起来呢?
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前十大客户销售情况来看,第一季度鹏鼎控股向苹果公司销售收入为34.95亿元,而在2018年年度报告已经披露排位第二的“客户B”为鸿海集团及其子公司,并且其提供的全年销售收入仅为15.12亿元,所以排位第一的181.69亿元销售额的“客户A”只可能是苹果公司。
鹏鼎控股在严重依赖单一大客户苹果公司的情况下,侥幸成功上市。但是越来越严重的依赖,超过70%的收入集中在苹果公司,是否也暗藏风险了?希望该公司的管理层要重视这个问题,不要成也苹果,败也苹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