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要风险提示
来源:领航财经资讯网 作者:南希 发布时间:2019-06-10 14:52:44
一、与本行业务经营有关的风险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客户交易违约或借款人信用等级下降,导致其没有履行其对本 行的义务或承诺,可能给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本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之一,主要集中在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和表外业务。 1、贷款业务风险
(1)不良贷款上升的风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本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 13.44 亿元、10.97 亿元和 10.39 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1.82%、1.39%和 1.19%,资产质量持续向好。受我国 经济结构转型及区域经济波动影响,本行未来可能面临不良贷款上升压力,无法 保证未来能维持或降低当前不良贷款率,亦无法保证目前或未来向客户发放的贷 款质量不会下降,进而可能对本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 响。 此外,本行致力于不断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体系,但本行无法保 证本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体系能够充分控制或足以抵御所有信用风 险。如果本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体系未能全面抵御外部信用风险形势 持续恶化或者急剧恶化带来的影响,亦可能导致本行不良贷款增加,进而对本行 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贷款减值准备计提不足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本行的贷款减值准备金额分别为 25.81 亿元、27.17 亿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 元和 30.55 亿元,贷款减值准备与贷款总额的比率分别为 3.50%、3.43%和 3.51%, 拨备覆盖率分别为 192.06%、247.64%和 294.17%。本行计提减值准备需要考虑 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监管要求、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还款能力及意愿、抵质押物 品的可变现价值、借款人的担保人履约能力以及国内外经济状况、宏观经济政策、 行业政策、利率、汇率、法律和监管环境等,其中大部分因素并非本行所能控制。 此外,本行的贷款减值准备是否充足,亦取决于本行使用的风险评估系统是否可 靠,本行准确收集、处理和分析相关统计数据能力的强弱,以及本行风险评估政 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 本行贷款减值准备可能由于未来监管及会计政策变动或本行调整贷款减值 准备的计提策略而增加。此外,本行对影响贷款质量因素的评估或预测与实际情 况不符、本行对评估系统的应用不足或收集、处理和分析相关统计数据的能力不 足,或本行的风险管理政策未能有效实施,则本行的贷款减值准备可能不足以弥 补实际损失,可能需要增加计提贷款减值准备,进而导致本行净利润减少,并对 本行的业务发展、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3)贷款集中于特定地区、若干行业和客户的风险 从地区分布看,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向南海区发放的贷款和垫款 总额为 785.61 亿元,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 90.20%。如果南海区经济发展放缓或 金融市场发生不利变化,或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均可能导致该地区客户经营状况 发生恶化,影响其还款能力,进而对本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 不利影响。 从行业分布看,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向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 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放的贷款和垫款分别占本行对公发放贷款和垫款 总额的 49.65%、19.59%、11.78%和 7.91%,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占本行贷款和 垫款总额的 60.99%。如果本行贷款较为集中的行业出现衰退,可能导致本行相 关行业客户的不良贷款增加,并可能不利于本行向相关行业借款人发放新的贷款 或办理现有贷款的续贷,进而对本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 影响。 从客户分布看,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向最大单一客户发放的贷款余额为 8.50 亿元,占本行资本净额的比例为 4.00%;本行向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 贷款余额为 61.78 亿元,占本行资本净额的比例为 29.11%,集中度指标符合中国 银保监会的相关监管要求。本行加强统一授信管理,控制大额单户贷款的发放, 原则上要求新增单户贷款不能超过一定的限额,超出限额的以银团贷款等方式分 散集中度风险。如果本行向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贷款质量变差或成为不良贷款, 本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4)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 本行对公贷款和垫款客户多为中小微企业。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本行中小微 企业的贷款总额分别为 394.27 亿元、438.79 亿元和 484.08 亿元,占对公贷款和 垫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92.07%、93.24%和 91.13%。 中小微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经营成 本上升及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果由于政策变化或市场因素等原因,导 致中小微企业客户经营状况显著恶化,可能会导致本行不良贷款增加,进而对本 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5)贷款抵质押物品价值下降或本行无法及时变现全部价值、贷款保证人 财务状况恶化的风险 本行大部分贷款以保证、抵押或质押方式进行担保。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的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14.91%、64.99%和 18.05%,合计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为 97.95%。 本行大部分贷款和垫款有抵押物和质押物作为担保,抵质押物主要包括房地 产、设备及其他抵质押品。受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政府调控房地产政策等因素影响, 本行抵质押物现有价值可能出现一定幅度波动或下跌,进而影响本行相应贷款的 第二还款来源保障程度。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对通过清算、拍卖或其他方式变现 抵质押物价值规定了较为复杂的程序,且在执行中可能存在困难。如果本行未能 及时变现不良贷款和垫款抵质押物品的全部价值,则本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 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本行部分贷款和垫款由借款人的关联方或第三方提供保证担保。在借款人无 力偿还贷款的情况下,若保证人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可能会降低本行可收回金额。此外,法院、仲裁机关或政府机构可能判决、裁决或认定保证人给予的保 证无效或保证人可能拒绝执行有关保证,若出现上述情况,本行可能面临无法实 现预期担保权益的风险。
(6)房地产行业贷款风本行的房地产行业贷款主要包括投向于房地产行业的公司贷款和个人住房 贷款。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本行投向于房地产行业的对公贷款分别为 100.82 亿 元、105.14 亿元和 104.07 亿元,占本行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率分别为 13.68%、 13.27%和 11.95%,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0.08%、0.08%和 0.06%;本行向个人发放 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分别为 95.96 亿元、100.58 亿元和 113.96 亿元,占本行发放 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13.02%、12.70%和 13.08%,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0.66%、0.60%和 0.49%。 虽然本行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及不良贷款率总体较低,但如果未来我国宏观 经济形势、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或者其他因素等造成房地产行业不利变化,可能 对本行房地产相关贷款的质量以及相关贷款未来的增长速度产生不利影响,进而 对本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证券投资业务风险 本行将证券投资组合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收款项类投资。截至报告期各期 末,本行证券投资余额分别为 578.72 亿元、640.32 亿元和 663.85 亿元。本行证 券投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包括政策性银行债券、 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债券)、公司债、同业存单、理财产品、信托投资及资 产管理计划等。 如果受到汇率、利率、信贷及流动性状况、资本市场表现以及宏观经济形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本行投资标的的发行人或担保人破产、经营不善或因其他原 因无力偿债,本行的上述投资可能会面临无法正常收回本金和利息的情形,从而 对本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以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于 2018 年 4 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 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中国银保监会于 2018 年 9 月 26 日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1-1-54 务监督管理办法》,对理财业务分类管理、资管产品发行方式、合格投资者认定、 资产管理产品投资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对本行理财业务未来发展及转型 带来了较大挑战。如果监管机构未来对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进一步的规范,可能 对本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3、表外业务风险 本行的表外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及贷款承诺等业务和 本行发起设立的非保本理财业务。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银行承兑汇票、开出信用证和开出保函余额 分别为 9.93 亿元、0.42 亿元和 1.22 亿元。如果本行不能就上述表外业务从客户 处得到及时且足额的偿付,本行将垫付相应资金。在本行实现可能拥有的抵押权 或质押权并追索客户和担保人的还款责任后,本行仍可能承担还款资金不足的损 失风险,进而对本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本行发行并管理的非保本理财业务余额分别为 161.6亿元、161.60 亿元和 151.68 亿元。对于非保本理财产品,本行虽然不需要对该 类产品投资者所遭受的损失承担责任,但如果投资者因购买该类理财产品蒙受损 失,可能对本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对本行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 如果投资者因此类产品提起诉讼,并且法院或仲裁机关裁决本行在销售此类产品 过程中存在误导性销售,本行最终可能因此类非保本理财产品而承担损失。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商品价格、股票价格及其他价格) 的不利变动而使本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本行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 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1、利率风险 本行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净收入,报告期各期,本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 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87.09%、89.01%和 82.67%。市场利率变化将对本行经营业绩 产生直接影响。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 若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或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均可能导致存贷 款利率不同步变动,进而影响本行的净利差水平,对本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带来一定影响。市场利率的波动亦会对本行金融产品的交易和投资的收入构成影 响。 利率变动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金融产品的市场价值波动,若资 产与负债结构不平衡,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价值变动不一致,可 能会对本行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相关衍生品市场尚不完善,本行可用以规避上 述利率风险的风险管理手段暂时有限,风险对冲能力尚待加强。
2、汇率风险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 0.42%以外币计价的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为 0.45%。虽然本行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人民 币业务收入,但仍有部分收入须兑换为其他货币以满足外汇业务需求。如果本行 资产负债币种、期限结构错配,形成外汇风险敞口,未来汇率的波动可能会影响 本行的资产负债价值,并可能导致本行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出现外币汇兑损 失,进而对本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 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本行的负债资金主要来源于客户存款,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一年 期以内的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为 83.06%,占比较高。本行资产结构中,长期 资产占比较高,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一年期以上的贷款占发放贷款和 垫款总额的比例为 42.68%。 与国内大多数银行一样,本行的存贷款期限结构存在一定程度错配,如果相 当比例的活期存款客户取出存款,或到期定期存款不能续存,严重时可能发生挤 兑风险,本行可能无法及时以合理的成本获得资金,以满足资金需求。同时,如 果出现宏观经济环境恶化、货币市场融资困难、不良贷款大幅增加等情况,本行的融资能力可能会因此被削弱
(四)存贷款业务不能持续增长风险
1、不能保证存款业务持续增长的风险 客户存款为本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本行的存款余额由 2016 年 12 月 31 日1,115.87亿元增至2018年12月31日的1,312.91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由721.69 亿元增至 826.21 亿元,对公存款余额由 390.01 亿元增至 478.30 亿元近年来,本行持续加强存款产品开发力度,努力提升存款营销能力,强化品 牌知名度,但并不能保证客户存款的持续增加。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发展以客户对多样化理财及保险产品需求日益增加,本行客户可能会选择将其资金转向 股票、债券、其他理财产品或保险产品,以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此外,本行积 极布局互联网金融,但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持续发展和普及,当互联网金融产 品的收益高于银行存款收益时,部分客户可能会转而购买此类互联网金融产品, 可能对本行未来存款的增长造成不利影响。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和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银行的存款竞争可能将进一步加剧。如果本行不能保持存 款业务的持续增长,本行开展更多贷款或投资业务将受到影响,或需要寻求成更高的资金以满足贷款或投资业务的资金需求,从而对本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 绩造成影响。
2、不能保持贷款业务持续增长的风险 本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本行贷 款和垫款总额分别为 737.17 亿元、792.10 亿元和 870.99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为 8.70%。本行贷款业务的增长可能会受各种因素影响,例如地区经济金融环境、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监管要求的变化,以及本行业务方向及资产配置结构调整 等。受制于上述因素影响,本行贷款业务的增长可能放缓,出现增长停滞甚至下 降的局面。若本行不能保持贷款业务的持续增长,可能对本行的业务发展、财务 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五)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 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如果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操作的程序和标准出现偏差,业务 人员违反规程规定以及内控系统不能有效识别、提示和制止违规行为和不当操 作,都有可能导致操作风险本行在主要业务领域及业务环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及程序,以识别并监控主 要产品、活动、流程和系统中的内在操作风险。然而,本行仍无法保证不出现因 内部及外部环境变化、当事人认知程度不够、执行人未能严格执行现有制度、行员工或第三方其他不当行为等情况,使内部控制无法完全发挥作用甚至失效, 从而形成操作风险,导致本行遭受经济损失,受到监管机构处罚,并可能对本行 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
(一)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客户交易违约或借款人信用等级下降,导致其没有履行其对本 行的义务或承诺,可能给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本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之一,主要集中在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和表外业务。 1、贷款业务风险
(1)不良贷款上升的风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本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 13.44 亿元、10.97 亿元和 10.39 亿元,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1.82%、1.39%和 1.19%,资产质量持续向好。受我国 经济结构转型及区域经济波动影响,本行未来可能面临不良贷款上升压力,无法 保证未来能维持或降低当前不良贷款率,亦无法保证目前或未来向客户发放的贷 款质量不会下降,进而可能对本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 响。 此外,本行致力于不断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体系,但本行无法保 证本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体系能够充分控制或足以抵御所有信用风 险。如果本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体系未能全面抵御外部信用风险形势 持续恶化或者急剧恶化带来的影响,亦可能导致本行不良贷款增加,进而对本行 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贷款减值准备计提不足的风险 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本行的贷款减值准备金额分别为 25.81 亿元、27.17 亿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 元和 30.55 亿元,贷款减值准备与贷款总额的比率分别为 3.50%、3.43%和 3.51%, 拨备覆盖率分别为 192.06%、247.64%和 294.17%。本行计提减值准备需要考虑 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监管要求、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还款能力及意愿、抵质押物 品的可变现价值、借款人的担保人履约能力以及国内外经济状况、宏观经济政策、 行业政策、利率、汇率、法律和监管环境等,其中大部分因素并非本行所能控制。 此外,本行的贷款减值准备是否充足,亦取决于本行使用的风险评估系统是否可 靠,本行准确收集、处理和分析相关统计数据能力的强弱,以及本行风险评估政 策的制定和实施效果。 本行贷款减值准备可能由于未来监管及会计政策变动或本行调整贷款减值 准备的计提策略而增加。此外,本行对影响贷款质量因素的评估或预测与实际情 况不符、本行对评估系统的应用不足或收集、处理和分析相关统计数据的能力不 足,或本行的风险管理政策未能有效实施,则本行的贷款减值准备可能不足以弥 补实际损失,可能需要增加计提贷款减值准备,进而导致本行净利润减少,并对 本行的业务发展、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3)贷款集中于特定地区、若干行业和客户的风险 从地区分布看,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向南海区发放的贷款和垫款 总额为 785.61 亿元,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 90.20%。如果南海区经济发展放缓或 金融市场发生不利变化,或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均可能导致该地区客户经营状况 发生恶化,影响其还款能力,进而对本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 不利影响。 从行业分布看,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向制造业、房地产业、批发 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放的贷款和垫款分别占本行对公发放贷款和垫款 总额的 49.65%、19.59%、11.78%和 7.91%,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占本行贷款和 垫款总额的 60.99%。如果本行贷款较为集中的行业出现衰退,可能导致本行相 关行业客户的不良贷款增加,并可能不利于本行向相关行业借款人发放新的贷款 或办理现有贷款的续贷,进而对本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 影响。 从客户分布看,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向最大单一客户发放的贷款余额为 8.50 亿元,占本行资本净额的比例为 4.00%;本行向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 贷款余额为 61.78 亿元,占本行资本净额的比例为 29.11%,集中度指标符合中国 银保监会的相关监管要求。本行加强统一授信管理,控制大额单户贷款的发放, 原则上要求新增单户贷款不能超过一定的限额,超出限额的以银团贷款等方式分 散集中度风险。如果本行向最大十家客户发放的贷款质量变差或成为不良贷款, 本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4)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 本行对公贷款和垫款客户多为中小微企业。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本行中小微 企业的贷款总额分别为 394.27 亿元、438.79 亿元和 484.08 亿元,占对公贷款和 垫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92.07%、93.24%和 91.13%。 中小微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经营成 本上升及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果由于政策变化或市场因素等原因,导 致中小微企业客户经营状况显著恶化,可能会导致本行不良贷款增加,进而对本 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5)贷款抵质押物品价值下降或本行无法及时变现全部价值、贷款保证人 财务状况恶化的风险 本行大部分贷款以保证、抵押或质押方式进行担保。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的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14.91%、64.99%和 18.05%,合计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为 97.95%。 本行大部分贷款和垫款有抵押物和质押物作为担保,抵质押物主要包括房地 产、设备及其他抵质押品。受经济增速放缓以及政府调控房地产政策等因素影响, 本行抵质押物现有价值可能出现一定幅度波动或下跌,进而影响本行相应贷款的 第二还款来源保障程度。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对通过清算、拍卖或其他方式变现 抵质押物价值规定了较为复杂的程序,且在执行中可能存在困难。如果本行未能 及时变现不良贷款和垫款抵质押物品的全部价值,则本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 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本行部分贷款和垫款由借款人的关联方或第三方提供保证担保。在借款人无 力偿还贷款的情况下,若保证人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可能会降低本行可收回金额。此外,法院、仲裁机关或政府机构可能判决、裁决或认定保证人给予的保 证无效或保证人可能拒绝执行有关保证,若出现上述情况,本行可能面临无法实 现预期担保权益的风险。
(6)房地产行业贷款风本行的房地产行业贷款主要包括投向于房地产行业的公司贷款和个人住房 贷款。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本行投向于房地产行业的对公贷款分别为 100.82 亿 元、105.14 亿元和 104.07 亿元,占本行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率分别为 13.68%、 13.27%和 11.95%,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0.08%、0.08%和 0.06%;本行向个人发放 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分别为 95.96 亿元、100.58 亿元和 113.96 亿元,占本行发放 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13.02%、12.70%和 13.08%,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0.66%、0.60%和 0.49%。 虽然本行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及不良贷款率总体较低,但如果未来我国宏观 经济形势、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或者其他因素等造成房地产行业不利变化,可能 对本行房地产相关贷款的质量以及相关贷款未来的增长速度产生不利影响,进而 对本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证券投资业务风险 本行将证券投资组合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 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应收款项类投资。截至报告期各期 末,本行证券投资余额分别为 578.72 亿元、640.32 亿元和 663.85 亿元。本行证 券投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包括政策性银行债券、 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债券)、公司债、同业存单、理财产品、信托投资及资 产管理计划等。 如果受到汇率、利率、信贷及流动性状况、资本市场表现以及宏观经济形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本行投资标的的发行人或担保人破产、经营不善或因其他原 因无力偿债,本行的上述投资可能会面临无法正常收回本金和利息的情形,从而 对本行的资产质量、财务状况以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于 2018 年 4 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 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中国银保监会于 2018 年 9 月 26 日发布《商业银行理财业1-1-54 务监督管理办法》,对理财业务分类管理、资管产品发行方式、合格投资者认定、 资产管理产品投资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对本行理财业务未来发展及转型 带来了较大挑战。如果监管机构未来对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进一步的规范,可能 对本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3、表外业务风险 本行的表外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及贷款承诺等业务和 本行发起设立的非保本理财业务。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银行承兑汇票、开出信用证和开出保函余额 分别为 9.93 亿元、0.42 亿元和 1.22 亿元。如果本行不能就上述表外业务从客户 处得到及时且足额的偿付,本行将垫付相应资金。在本行实现可能拥有的抵押权 或质押权并追索客户和担保人的还款责任后,本行仍可能承担还款资金不足的损 失风险,进而对本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本行发行并管理的非保本理财业务余额分别为 161.6亿元、161.60 亿元和 151.68 亿元。对于非保本理财产品,本行虽然不需要对该 类产品投资者所遭受的损失承担责任,但如果投资者因购买该类理财产品蒙受损 失,可能对本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对本行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 如果投资者因此类产品提起诉讼,并且法院或仲裁机关裁决本行在销售此类产品 过程中存在误导性销售,本行最终可能因此类非保本理财产品而承担损失。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商品价格、股票价格及其他价格) 的不利变动而使本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本行面临的主要市场风险 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1、利率风险 本行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利息净收入,报告期各期,本行利息净收入占营业 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87.09%、89.01%和 82.67%。市场利率变化将对本行经营业绩 产生直接影响。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 若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或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均可能导致存贷 款利率不同步变动,进而影响本行的净利差水平,对本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带来一定影响。市场利率的波动亦会对本行金融产品的交易和投资的收入构成影 响。 利率变动会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金融产品的市场价值波动,若资 产与负债结构不平衡,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价值变动不一致,可 能会对本行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相关衍生品市场尚不完善,本行可用以规避上 述利率风险的风险管理手段暂时有限,风险对冲能力尚待加强。
2、汇率风险 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 0.42%以外币计价的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为 0.45%。虽然本行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人民 币业务收入,但仍有部分收入须兑换为其他货币以满足外汇业务需求。如果本行 资产负债币种、期限结构错配,形成外汇风险敞口,未来汇率的波动可能会影响 本行的资产负债价值,并可能导致本行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出现外币汇兑损 失,进而对本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 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的风险。 本行的负债资金主要来源于客户存款,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一年 期以内的存款占全部存款的比例为 83.06%,占比较高。本行资产结构中,长期 资产占比较高,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本行一年期以上的贷款占发放贷款和 垫款总额的比例为 42.68%。 与国内大多数银行一样,本行的存贷款期限结构存在一定程度错配,如果相 当比例的活期存款客户取出存款,或到期定期存款不能续存,严重时可能发生挤 兑风险,本行可能无法及时以合理的成本获得资金,以满足资金需求。同时,如 果出现宏观经济环境恶化、货币市场融资困难、不良贷款大幅增加等情况,本行的融资能力可能会因此被削弱
(四)存贷款业务不能持续增长风险
1、不能保证存款业务持续增长的风险 客户存款为本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本行的存款余额由 2016 年 12 月 31 日1,115.87亿元增至2018年12月31日的1,312.91亿元,其中个人存款余额由721.69 亿元增至 826.21 亿元,对公存款余额由 390.01 亿元增至 478.30 亿元近年来,本行持续加强存款产品开发力度,努力提升存款营销能力,强化品 牌知名度,但并不能保证客户存款的持续增加。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发展以客户对多样化理财及保险产品需求日益增加,本行客户可能会选择将其资金转向 股票、债券、其他理财产品或保险产品,以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此外,本行积 极布局互联网金融,但随着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持续发展和普及,当互联网金融产 品的收益高于银行存款收益时,部分客户可能会转而购买此类互联网金融产品, 可能对本行未来存款的增长造成不利影响。随着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和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银行的存款竞争可能将进一步加剧。如果本行不能保持存 款业务的持续增长,本行开展更多贷款或投资业务将受到影响,或需要寻求成更高的资金以满足贷款或投资业务的资金需求,从而对本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 绩造成影响。
2、不能保持贷款业务持续增长的风险 本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截至报告期各期末,本行贷 款和垫款总额分别为 737.17 亿元、792.10 亿元和 870.99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为 8.70%。本行贷款业务的增长可能会受各种因素影响,例如地区经济金融环境、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监管要求的变化,以及本行业务方向及资产配置结构调整 等。受制于上述因素影响,本行贷款业务的增长可能放缓,出现增长停滞甚至下 降的局面。若本行不能保持贷款业务的持续增长,可能对本行的业务发展、财务 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五)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 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如果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操作的程序和标准出现偏差,业务 人员违反规程规定以及内控系统不能有效识别、提示和制止违规行为和不当操 作,都有可能导致操作风险本行在主要业务领域及业务环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及程序,以识别并监控主 要产品、活动、流程和系统中的内在操作风险。然而,本行仍无法保证不出现因 内部及外部环境变化、当事人认知程度不够、执行人未能严格执行现有制度、行员工或第三方其他不当行为等情况,使内部控制无法完全发挥作用甚至失效, 从而形成操作风险,导致本行遭受经济损失,受到监管机构处罚,并可能对本行 的声誉造成严重损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