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骧科技营收高增长难掩亏损 5G+国产替代红利背后仍有隐忧
《投资者网》乔丹
近日,深圳飞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骧科技”)首次披露了招股书,拟在科创板上市。根据招股书,飞骧科技拟募资约15亿元,用于射频前端器件及模组的升级与产业化项目、全集成射频前端模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飞骧科技隶属于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射频前端承担着通讯信号放大、过滤等功能,是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制式从2G向5G转换,主要通过射频前端来实现,加之智能手机、通讯基站、汽车电子等领域飞速发展,带来了射频前端分立器件市场的繁荣。
目前,从事射频前端芯片的企业有唯捷创芯(33.390, -0.02, -0.06%)(688153.SH)、卓胜微(85.200, 0.59, 0.70%)(300782.SZ)、艾为电子(86.760, 0.26, 0.30%)(688798.SH)、慧智微等,对比来看,飞骧科技与这些企业在盈利能力上存在不小差距。
01
连年增收尚未盈利
根据招股书,飞骧科技主要从事射频前端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射频功率放大器(PA)、射频开关及射频前端模组产品等。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及无线宽带路由器等网络通信市场。
据Yole,射频分立器件市场规模从2021年的27亿美元上升至2026年的4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0%。景气市场背景下,公司营收规模也取得了飞速增长。
报告期内(2019年度-2022年1-3月),飞骧科技营收分别为1.2亿元、3.6亿元、9.1亿元、2.5亿元,2019年至2021年的复合增长率约181%。
虽然公司在营收上保持了强劲增长,但尚未实现盈利。同期分别亏损1.2亿元、1.7亿元、3.4亿元、1.2亿元,合计亏损7.5亿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未分配利润金额为-4.1亿元,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
从利润表来看,相比行业均值较高的各项期间费用,蚕食了大部分利润。报告期内,公司的期间费用率分别为95%、42%、33%和37%。
细分来看,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6%、7%、5%、6%,而行业均值为8%、3%、3%、2%;对应的管理费用率分别为44%、13%、13%、12%,行业均值为10%、7%、18%、5%。
对于这两项费用大部分时候高于行业均值的原因,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称,系业务规模的扩大,相关职工人员及薪酬增长所致。
研发费用方面,公司所属行业为资金、研发及技术驱动型产业,需要不断研发创新来形成技术壁垒。公司在近几年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也基本高于行业均值。报告期内,该项费用分别为3758万元、7034万元、1.2亿元、4280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2%、19%、13%、17%,行业均值分别为31%、18%、17%、15%。
从研发费用结构来看,这项增长主要源于研发人员及薪酬的增长,人均薪酬对比同行也处于较高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分别为53人、85人、152人、157人,职工薪酬分别为1806万元、2920万元、6098万元、2081万元,平均薪酬分别为36万元、42万元、51万元、13万元。
飞骧科技及可比公司研发人员平均薪酬简况
上述各项费用的增长也影响到了现金流。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248万元、-2.8亿元、-6.5亿元、-7607万元。
与此同时,公司的毛利率水平对比同行也较低,报告期内分别为4.99%、2.74%、3.19%和12.95%,行业均值则分别为24%、24%、30%、41%。
公司的运营效率也在降低,报告期内,存货周转率从1.84次下降至1.42次,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从8.22次下降至4.44次。而同行在2021年的存货周转率均值为2.52次、应收账款周转率均值为147.56次,公司同期的这两项指标大幅低于行业均值。
目前,面对较低的毛利率、较高的各项期间费用,以及急需改善的运营效率,公司的盈利难度不低。而未来何时能实现盈利?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这取决于公司产品升级迭代能力、产品定价或溢价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具有一定不确定性。
02
风险与机遇并存
除了盈利的不确定性,公司还面临一定的供应商及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供应商方面,因公司采取的是Fabless(无晶圆厂)模式,将晶圆制造和封装等环节外包,而晶圆代工、封测服务等环节的供应商较为集中,替代性选择较少,导致了公司对供应商的采购集中度较高。
公司主要对外采购晶圆、基板、SMD等原材料以及封装测试服务,供应商主要为格罗方德、台积电、三安集成、健三实业、珠海越亚、宏捷科技等,报告期各期前五名供应商采购占比分别为 60%、65%、55%和62%。
客户方面,因下游手机品牌厂商市场集中度较高,导致公司的客户集中度也相对较高。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亿元、3亿元、7亿元及2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8%、82%、79%、79%。
依赖大客户,也带来了一定的回款风险。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分别为2080万元、7081万元、2亿元、2.3亿元,占同期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7%、19%、22%、92%。其中,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前五名合计占当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99.5%、96.89%、91.53%和 85.81%,而前五名应收款对象,也大致为公司的前五大客户。
整体来看,虽然公司在经营上面临一定的压力,但却也有不错的市场前景。
一方面,5G的高渗透率,带动了射频前端分立器件量价齐升。根据平安证券,以“华米OV”为代表的国产智能手机迅速崛起,手机上下游产业链深度合作,物料成本逐步下降,目前带有5G功能的手机价格已下探到千元机级别,预示着智能手机5G渗透率越来越高。
根据IDC数据,2022年1月全球智能手机5G渗透率达到51%,首次超过4G,智能手机射频前端市场规模进入新的增长区间。随着通信运营商5G持续推进,预计在2025年渗透率超过70%,同时也带来射频前端分立器件的繁荣发展期。
另一方面,据Yole数据,全球射频前端市场依然被国际知名厂商所占据,2020年射频前端市场全球前五大厂商为 Skyworks(思佳讯)、Qorvo(科沃)、Broadcom(博通)、Qualcomm(高通)、Murata(村田),市场份额合计为84%。国产厂商份额较低,也意味着具备较大的国产替代增长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飞骧科技的5G模组业务也正步入正轨。根据招股书,2020年,公司发射模组、收发模组、接收模组均开始出货,以发射模组为主,主要对应终端客户联想(摩托罗拉)。
2021年-2022年1-3月,公司进一步丰富了5G模组产品品类,在全品类5G产品上实现了较为均衡的收入,5G模组产品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快速提升。报告期内,公司5G模组销售额占比从0%增长至42%。
客户方面,2021年-2022 年 1-3 月,公司进一步丰富了5G模组产品品类,5G模组产品对应终端客户包括移动终端品牌手机厂商和主流ODM厂商,并已逐步应用于联想(摩托罗拉)、A公司、荣耀、三星、传音、中兴、TCL等移动终端品牌手机的机型。(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