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易来智能:供需两端在外科创独立性何在 主动撤单终止审核事出有因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连遭监管问询凸显公司在科创属性方面有诸多问题,与小米抱大腿式合作并未带来盈利能力的显著提高,委托代工生产方式给企业发展形成掣肘;靠小米提供订单、靠代工企业生产产品,供需两端在外的易来智能连业务的独立性都无法保证,科创独立性又从何谈起?
方斐/文
又一家在科创属性上连遭监管问询的公司主动撤回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
7月9日,上交所官网显示,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易来智能”)科创板上市审核被终止,至此,历时半年多的易来智能上市之路宣告终结。
2020年12月30日,易来智能申请科创板上市获受理;2021年4月26日,证监会网站披露易来智能《审核问询函回复报告》;2021年7月9日,易来智能因主动撤单终止科创板IPO。
7月7日,易来智能及其保荐人中信证券(23.610, -0.19, -0.80%)股份有限公司向上交所提交了《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易来智能[2021]【YLKTZ001】号)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青岛易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资证投字[2021]875号),申请撤回申请文件。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的有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对易来智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根据招股说明书的披露,易来智能原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683.4126万股,且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本次发行不涉及股东公开发售。易来智能原拟募集资金5.5亿元,将用于智能照明产品产业化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销售网络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科创属性连遭监管问询
招股书显示,易来智能主营业务为智能照明产品及控制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将物联网技术、照明控制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应用于照明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形成包括智能吸顶灯、智能台上照明、智能基础照明、智能电工电气、智能灯饰等丰富的智能照明产品线,并提供全屋智能照明设计施工服务。
回顾半年多的IPO进程,自称“将物联网技术、照明控制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应用于照明产品”的易来智能却在最核心的科创属性上遭到监管罕见的连续追问。
在首轮问询中就科创属性等提出34个问题后,第二轮问询中,上交所就技术先进性、行业地位等4个方向又一口气提出了13个问题。
实际上,在终止IPO前,易来智能已完成科创板两轮问询回复,在两轮问询中,公司均被问及关于科创属性的相关问题。
在科创板IPO首轮问询中,上交所主要关注易来智能实控人、股东、代持、科创属性、核心技术、市场竞争状况、自有品牌销售模式、米家品牌销售、与小米的合作、业务独立性、产销率等,这里共有34个问题被问及。
在科创板IPO第二轮问询中,上交所主要关注易来智能科创属性、独立性、实控人、外协加工、收入核查、核心技术收入占比等,共计13个问题。
据统计,在科创板IPO失败的案例中,有数十家企业涉及到专利方面的问询。一般而言,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为2年,速审通道为1年,授权率为47.3%;也就是说,知识产权资产积累、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企业需要在科创板IPO前的2-3年提前进行布局。
连遭监管问询本就凸显易来智能在科创属性方面有诸多问题——易来智能生产模式全部是委外加工,芯片还是从小米相关方购买,那企业所定位的“智能硬件”究竟如何体现呢?公司技术是通用技术吗?其产品和市面上其他产品相比,先进性体现在哪?物联网技术为什么对应的主要都是蓝牙相关专利?技术在产品中到底是如何应用的?上述核心问题如果不能解释清楚,外界对易来智能科创属性的质疑就不会终结。
此外,多起诉讼加身尤其是专利侵权诉讼的出现更是雪上加霜。2019年10月,在易来智能科创板申报前1年,SignifyHolding B.V.以5项美国专利,在美国纽约南区联邦地方法院向易来智能发起专利侵权诉讼,该诉讼最终以双方签署知识产权许可协议,Signify在2020年7月撤回起诉而终结。不过,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在易来智能IPO期间,央企杭州鸿雁电器又向易来智能发起两起专利侵权诉讼。
外部纠纷未了,内部又祸从口出。2020年8月,易来智能董事长在接受采访中提到,易来智能已获194项发明专利。然而,招股书却显示,易来智能发明专利仅有24件,与董事长对外宣称的数量差距巨大。
实体企业还是中介平台?
易来智能成立于2012年,2014年加入小米生态链,主要从事智能照明产品及控制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尽管小米生态链企业“石头科技(1066.220, 40.22, 3.92%)”、“九号公司(61.830, -1.85, -2.91%)”先后成功登陆科创板,但易来智能于2020年12月申报科创板半年后便撤回了上市申请。
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易来智能最回避不了的就是“与小米合作中的业务独立性、依赖性、技术来源”等问题。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易来智能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15项发明中,10项都是和小米共有的,这种企业的独立研发能力可信度有多高?
招股书显示,易来智能早在成立两年后的2014年就加入了小米产业链,且多年来一直处于合作关系。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易来智能营收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与小米合作模式。
不过,这种抱大腿式的合作并未给易来智能带来盈利能力的显著提高。数据显示,与传统照明行业的毛利率相比,易来智能的毛利率仍然较低。2017-2019年及2020年1-6月,易来智能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2.62%、24.18%、22.61%、21.43%,而同期传统照明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综合毛利率均值分别为30.11%、29.13%、30.18%、31.15%。
易来智能称,为小米提供定制智能照明产品,负责米家品牌产品的整体开发、生产和运输。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如果小米减少对易来智能的采购金额,其业绩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目前来看,采购金额的决定权不在易来智能,这是其在业务上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除了与小米深度合作业务独立性遭质疑外,易来智能本身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委托代工生产方式备受诟病。自成立以来,易来智能一直采用委托代工生产方式,目前并无自建工厂,主要代工厂商包括全亿大科技(佛山)有限公司、四川长虹(2.760, -0.03, -1.08%)器件科技有限公司、惠州元晖光电股份(10.930, -0.04, -0.36%)有限公司。但委托代工生产最大的弊端就是委托企业对代工企业无法行使有效的控制权,经营管理、生产流程、产品质量等都难以控制,甚至影响到委托企业自身的正常发展
因此,在订单主要由小米提供,产品委托代工企业生产的前提条件下,易来智能自身究竟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企业,实体企业还是中介平台?这是一个关系到易来智能核心本质的重大问题,再怎么问询深究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