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近日梳理化妆品企业前三季度财报时发现,无论是外资化妆品巨头还是国产化妆品龙头,均在前三季度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但与此同时,仍有一些化妆品企业在担忧利润缩水。一边赚得盆满钵满,一边直呼成本压力大,化妆品企业前三季度缘何“自相矛盾”?业内人士表示,成本上涨、竞争加剧等因素让化妆品企业四季度业绩走向变得扑朔迷离。
三季度成绩单亮眼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的国产化妆品上市企业已达到了七家。除去家庭清洁产品,上海家化化妆品收入与贝泰妮、珀莱雅、水羊股份等差距均很小。
根据中国商报记者梳理的七家国产化妆品上市企业、八家外资化妆品上市企业前三季度的财报显示,化妆品企业前三季度成绩单十分亮眼。
其中,法国化妆品巨头欧莱雅领跑业绩榜单,营业收入达到231.9亿欧元(约合1700多亿元人民币),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还增长了9.3%。欧莱雅电商业务的高速增长成为欧莱雅新一轮发展的关键。据悉,前三季度,电商渠道销售额收获了29.7%的同比增长,占欧莱雅总销售额的26.6%,相较于2020年23.7%的占比略有上升。
联合利华前三个季度一共达成了393亿美元(约合2514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4%。宝洁公司发布截至9月30日的2022财年第一财季报告显示,宝洁公司总营收达到203亿美元,同比增长5%,略高于市场预期的199亿美元。但由于销售成本走高13%,净利润41.26亿美元仍同比下降4%。
今年前三季度,国内A股化妆品企业的头把交椅之争更为激烈,上海家化以58亿元的营业收入成为国内卖化妆品收入最高的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的国产化妆品上市企业已达到了七家。除去家庭清洁产品,上海家化化妆品收入与贝泰妮、珀莱雅、水羊股份、华熙生物、青松股份差距均很小。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市场仍是外资化妆品巨头的“必争之地”。欧莱雅在中国市场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2019年大增42.8%;资生堂前三季度中国市场份额在其整体占比中达到了23.7%,资生堂中国大陆三季度零售销售额实现同比增长8%,高档化妆品整体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5%。
资生堂首席执行官Masahiko Uotani表示,我们相信中国市场潜力极高,增速也会十分稳定。但对公司而言,在应急和投资组合方面可能会存在变数,因此探寻多元化发展十分重要。
原材料已多次涨价
今年以来,化妆品原材料价格就一直在上涨。特别是国庆节后,部分原材料的价格每吨上涨超过2000元,这令很多企业难以接受。面对压力,化妆品巨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涨价。
化妆品行业真如成绩单那样风光吗?“今年前三季度,化妆品市场有最激烈的竞争和最重的压力。”一位化妆品企业负责人表示,“虽然前三季度业绩不错,但今年化妆品企业依然很难。尤其是第三季度,化妆品企业不得不为自己的盈利能力感到担忧。”
“今年以来,化妆品原材料价格就一直在上涨。”上述化妆品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国庆节后,部分原材料的价格每吨上涨超过2000元,这令很多企业难以接受。
据上述化妆品企业负责人提供给记者的原材料报价单显示,巴斯夫、陶氏、杜邦等原材料供应大厂均将每吨原材料的价格上调了500-6500元/吨不等。据介绍,原材料最近一次涨价在10月中旬,而今年以来原材料已多次涨价。
原材料压力反映在了巨头们三季度的财报中。三季度,国产品牌诺斯贝尔母公司青松股份净利润同比下降147%,亏损了6198万元;宝洁净利润同比下滑4%,其称这是因销售成本上涨13%导致的;丸美股份三季度的亏损也超4000万元。
面对压力,化妆品巨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涨价。宝洁公司表示,受原材料和运费上涨的不利影响,将提高部分家庭日用品价格。联合利华三季度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仍实现了销售额的增长,其财报中显示是因为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上涨4.1%。
宝洁方面称,面对目前的供应链状况,公司已经通过增加备用供应商、调整运输路线绕过拥堵地区、调整产品配方来应对,甚至对供应商采取限购措施避免囤货。宝洁方面还表示,为了应对通胀,公司可能会提高美妆、口腔护理和剃须护理产品的价格。
四季度业绩何去何从
对于国产化妆品企业,尤其是新锐彩妆品牌来说,业绩增长或持续承压。在高营销投入下,这些品牌经常陷入低利润甚至无利润局面。除去品牌创建初期的策略性亏损因素,这种短期内无解的利润阴霾的状况或将持续。
化妆品企业四季度业绩该何去何从?
“化妆品行业四季度的利润仍然可以期待。”红杉资本的一位行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电商大促多在四季度,每年四季度整个行业利润几乎占全年的一半。
国泰君安分析认为,头部品牌“双11”期间爆发力显著,彰显产品升级、运营优化下品牌力的不断提升,持续看好国货美妆崛起。但是“双11”持续周期长,不同品牌在各阶段的资源侧重有所差异,具体品牌表现仍需长周期关注。
也有业内人士分析,行业阶段性增长红利期或接近尾声。一位长期观察A股化妆品上市企业的投资者则对记者表示:“三季度化妆品行业整体销量增速呈放缓趋势,此前的行业增长红利以消费分层升级为基础,由媒介变迁和线上渠道高增长驱动。而目前,媒介变迁和线上渠道的发展进入瓶颈期,行业阶段性增长的红利期或已接近尾声。”
此外,对于国产化妆品企业,尤其是新锐彩妆品牌来说,短期内或无法摆脱利润阴霾。
天勤品牌咨询CEO罗文琴表示,彩妆品类消费者本身的消费忠诚度低,同时消费者对价格又相对敏感。在高营销投入下,这些品牌经常陷入低利润甚至无利润局面。除去品牌创建初期的策略性亏损因素,这种短期内无解的利润阴霾的状况或将持续。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化妆品多渠道销售成效明显。开源证券分析,线上渠道保持高增长,占比进一步提升。预计2021年化妆品线上占比继续提升,除原有主流电商平台渠道外,短视频等新兴渠道也成为重要流量入口,国货品牌在这些新兴渠道表现优异。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珀莱雅、欧诗漫、薇诺娜等国货品牌已经连续多月位居抖音小店销售额前十名。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直播等其他渠道的重要性将愈加凸显,具备强运营能力的龙头品牌方竞争优势将更加突出。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