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8月24日,首批18家创业板注册制企业在深交所发行上市以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已稳健运行了一年。截至2021年8月23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已经达1011家。其中在注册制下新上市企业182家,包括131家平移企业,51家新申报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清科私募通数据显示,在182家注册制下上市的企业中,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VC/PE)的渗透率达67.93%,一方面凸显了创投机构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另一方面反映了注册制的推行畅通了创投机构的退出渠道,提升了退出效率。
“创业板改革为更多创业者提供了更大的舞台,也深刻重构了创投行业的生态。”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回顾创业板改革这一年,不少创投机构既感受到制度改革下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有机构人士表示,创投业应抓紧注册制的历史机遇,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继续为扶持国内科技创新“添砖加瓦”。
创投机构
迎IPO退出大年
“创业板改革在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改革紧扣信息披露这一核心,真正把选择权交给了市场。”深创投董事长倪泽望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评价注册制改革。
而对创投行业而言,注册制改革可谓重构了创投行业的生态。倪泽望表示,注册制下,企业上市审核周期大幅缩短,企业上市标准更加多元,从而为创投机构提供了更加畅通的项目退出渠道,投资周期缩短,可预测性提高。这有利于增强LP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社会长线资金进入创投领域,进一步促进一级市场繁荣发展。
而在国中资本首席合伙人、董事长施安平看来,对创业企业而言,创业板注册制的推行将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从而激发了整个创业创新生态环境的活力。创新活力的增强,无疑为创投行业提供更多优质的投资标的。毅达资本董事长应文禄认为,率先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和创业板,让更多的中小企业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也让更多的创投基金更加踊跃地支持创新、投资创新、服务创新。“中国科技创新、创业、投资从此迎来了高光时刻。”应文禄说。
注册制稳健运行的一年来,不少创投机构都收获颇丰。据倪泽望介绍,2020年是深创投重点布局和大丰收的一年。全年完成投资项目近200个,投资金额超过110亿元,投资项目数量和金额均创集团历史新高。而自创业板改革以来,截至今年7月底,深创投有共计10家被投企业在创业板实现IPO,在创业板注册制上市公司总数中占比6%。同时,还有4家过会待发企业,19家在会排队企业。
国中资本也交出了创业板注册制推行以来的“成绩单”。“创业板实行注册制以来,我们已经有2家企业成功登陆创业板,1家已经完成注册即将挂牌上市,3家企业申报待审,预计今年还将有多家企业申报创业板。”施安平告诉记者,得益于创业板注册制的落地,国中资本投资的企业上市节奏显著加快,对于企业直接融资、发展壮大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
资金将向价值投资聚集
深交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3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已经达1011家。其中在注册制下新上市企业182家,占比18%,总市值达到18355.4亿元,占板块整体市值的14%。从这些新上市企业的业绩来看,2020年企业平均收入为23.41亿元,平均增长率达17.9%;平均净利润为1.46亿元,增长率达43.9%,优于创业板整体平均水平。
随着创业板改革走向全面深入,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将大幅增加。创业板为优质企业提供良好的直接融资环境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优胜劣汰。“在市场化机制的作用下,好的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差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施安平认为,注册制改革要尊重资本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善企业上市和退出机制,加强上市企业信息披露与监管,让市场在制度体系内自主发挥作用,进一步促进上市企业的优胜劣汰,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对创投机构而言,注册制给投资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挑战。施安平指出,注册制必然带动上市发行提速,上市公司数量扩容,进而刺激一级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一级市场项目估值提升,二级市场溢价下降,过去‘上市=赚钱’的现象将会变化。同时,同一赛道上的企业,对资本市场的理解、对上市节奏的把握也将对其发展速度、行业地位产生深刻影响。”
施安平表示,这种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求创投机构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修炼,提升综合素质,努力跻身头部机构。
倪泽望指出,注册制下,投资退出通道更加畅通的同时,也逐渐收窄了一二级市场的套利空间,以前赚取上市“剪刀差”的简单方式逐渐行不通了。未来投资机构也会进一步分化,资金开始向那些真正坚持价值投资的机构聚集。
对于如何迎接注册制下的机遇和挑战,倪泽望表示:“我们有三点坚持:一是坚定不移地看多中国,始终顺应国家大势,分享中国高质量增长的红利。二是矢志不渝地坚持价值投资,不追风口逐热点,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三是全面深入地坚持专业化,强化募投管退各个环节,不断打造专业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