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居民资产配置的转移,年内新发权益基金的规模突破了万亿元;其中,7月权益基金募资额有望刷新单月的新高。在业内人士看来,监管部门支持公募基金有效对接各类理财资金,未来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搬家”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
居民资产加速向股市转移
随着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率下行,居民的资产配置加速往权益资产转移。数据显示,截至7月27日记者截稿时止,今年新成立基金的发行份额已达14647.01亿份,超过结构性行情明显的2015年和2019年,成为单年度基金发行份额最高的一年。其中,权益基金成为新发基金的主力军。今年以来,权益类基金发行总份额已达到9840.87亿份,加上上周募集结束但还未发布成立公告的基金,年内新发权益基金的规模已经突破万亿元。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这是居民理财渠道转移的需要。杨德龙分析指出,在楼市的黄金10年结束之后,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搬家”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以往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居民财富多数流入楼市以及银行理财等固定收益的市场。但是现在楼市一方面调控比较严格,阻断了一些资金流入楼市的通道,另一方面就是房价高企,未来的预期回报率下降,这些都使得居民投资楼市的热情有所降温。
《投资快报》记者注意到,认购起始日在7月份以内的公募基金多达71只,而目前已经完募的产品份额合计已达1774.65亿份,合计1774.65亿元。但这还不是7月份基金发行的全部,数据显示目前仍有27只权益类基金处在发行期,此外另有20只权益基金将在7月24日至7月31日期间启动发行,募资规模数据均尚未计入。分析预计,今年7月份有可能刷新2015年5月份创下的3047.82亿份权益基金单月募资额的新高。
事实上,从年初以来爆款基金频现,众多基金触发配售,最高者当日认购超过1000亿,就可以明显感受到居民资产往股市配置的趋势。中金公司在前不久发表的研报中指出,随着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生命周期演进,配置主力从满足生存、生活基本需求起步,到提高生活水平,再到购买不动产、乘用车等“昂贵”的固定资产,目前可能正在进入金融资产配置加速的拐点。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监管机构下发的新一期监管通报指出,大力支持基金管理人依法合规开发公募基金,有效对接银行公募理财、养老金、保险等各类长期资金。根据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最新一期下发的机构监管情况通报,为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要求,深化证券基金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进一步优化了公募基金产品注册机制,支持公募基金有效对接各类理财资金。
市场蓄势待发
周一,沪深两市窄幅缩量震荡。截止收盘,沪指收报3205.23点,涨幅0.26%;深成指报12976.87点,涨幅0.32%;中小板指报8612.63点,涨幅0.67%;创业板指报2631.76点,微涨0.15%。两市合计成交9271.95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3348.77亿元明显减少。
对于后市,业内人士指出,国内疫情控制稳定,使得国内经济在生产和需求端均出现反弹与变化,各行业生产恢复,市场环境向好。从已披露的业绩中报数据来看,中小创公司业绩改善更为明显,科技、消费大类行业实现正增长。在当前宽松流动性以及相对优势的估值下,市场向好趋势并未发生改变。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短期市场情绪的影响并不可持续,因为支撑A股向上的几大乐观因素并未发生质的变化:第一,下半年国内改革加速的格局未变;第二,居民资金通过公募基金增配A股的趋势未变;第三,科技、消费龙头长期趋势占优的格局未变;第四,稳增长政策总体方向未变。
中信证券策略秦培景团队指出,外部因素并不能对国内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实质冲击;尽管市场面临多重外部风险因素扰动,但考虑国内政策基本面和流动性因素,向下也有支撑。7月中下旬开始,A股市场处于平衡状态中,任何突发冲击都是新的入场时机,投资者可以为下一轮上涨提前布局。
格上财富高级宏观分析师张婷表示,下半年面临的宏观环境是“盈利继续回升+流动性大方向仍宽松(节奏上边际略紧)+增量资金充足”的组合,在此基调下,股票资产仍是性价比较高的配置选择,整体的大方向是上行。
在天风证券分析师徐彪看来,如果信用持续扩张,则盈利预期继续改善、信贷实体外溢带来更多增量资金,形成戴维斯双击。预计下半年信用周期走平,情绪大起大落之后,仍是少部分公司的结构性行情。
(文章来源:投资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