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东盟经贸合作逆势上扬(专家解读)
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前5个月,东盟成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1.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4.2%,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7%。菲律宾《亚洲商业周刊》总编辑安东尼·洛佩斯指出,今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逆势增长,相信双方经贸合作将取得长足发展。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东盟与中日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经贸部长特别会议近日举行。会议提出,各方将齐心协力、团结应对疫情挑战,维护自由、稳定、公平的贸易投资环境。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东盟10国和中国致力于维持市场开放,避免实行不必要的贸易限制措施,减少对区域供应链的冲击。
今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经贸合作领域呈现诸多亮点:
一是经贸总额不降反增。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5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1.7万亿元,增长4.2%,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7%。东盟超越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二是经贸合作领域拓展。中国与东盟在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等新领域的合作不断推进。
三是中国成为东盟国家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尤其是东盟国家的热带水果、咖啡、农产品等深受中国消费市场欢迎。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自东盟进口7598.6亿元,增长6%。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强劲动力来自多个方面。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在经贸领域签订多份协定,为双方贸易不断增长提供制度红利。例如,2019年10月,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成果文件,《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内,中国和东盟90%以上的商品实现零关税。此外,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处于稳定的发展轨道上,始终保持一定增速。同时,中国与东盟拥有互补性强的广阔市场。例如,疫情发生之后,中国向东盟国家大量进口煤炭、原油等能源产品,并向东盟国家出口不少成品油,而这正是东盟国家所需要的。
当然,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
5月29日,中国与东盟发表《中国—东盟经贸部长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加强自贸合作的联合声明》,决心共同抗击疫情、加强自贸合作。声明表示,部长们同意继续应对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包括阻碍供应链中商品和服务畅通流动的壁垒。目前,中国与东盟已有的经贸合作制度安排已经排除了不少贸易壁垒,但是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仍将给双方未来提升贸易规模带来挑战。另外,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遇冲击的大环境中,中国和东盟的产业链供应链布局难免受到波及。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继续提高双方贸易总值,中国与东盟仍需携手努力。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和东盟在持续加强抗疫合作的同时,秉持团结合作精神,采取致力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恢复和发展的积极举措,充分体现出双方互信与合作的高水平。接下来,中国和东盟还应继续秉持合作精神,增强政治互信,在采取各种措施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同时,消减外部因素对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干扰,进一步夯实产业链供应链基础。
2020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中国和东盟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共同打造经贸合作新亮点,拓展在电子商务、科技创新、5G网络、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合作,使双方经贸合作更具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