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市主板上市公司*ST盐湖的业绩预亏公告一经披露,全市场哗然,2019年它的预亏金额达到了432亿元至472亿元,这意味着什么?
目前,*ST盐湖的总市值也才只有240多亿元,也就是说这家公司一年的亏损额接近公司市值的两倍。
另外有媒体还注意到,*ST盐湖是一家注册在青海的上市公司,而青海省2018年的GDP大约是2865亿元,相当于说,*ST盐湖一家公司的亏损额接近青海上一年度GDP的六分之一。
2018年,A股有个减值王,商誉减值40亿元,最终亏损超过70亿元的天神娱乐,2017年有一年亏损138亿元的乐视网,再往前追溯,2016年和2014年分别有亏损超过160亿元的石化油服和中国铝业,但是跟*ST盐湖一比较,还是“小巫见大巫”了。
姑且不管上市公司经营层面的是是非非,单就这一亏就亏得“惊天地泣鬼神”的勇气,谁给的?
如何监管“财务大洗澡”?不要“让我一次亏个够”!
姚振山:减值计提应避免造成财务失真
可能还是现有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有很多漏洞,被某些上市公司利用了。现有的会计制度里面,允许上市公司按照审慎的会计原则,对类似于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计提减值,允许上市公司对并购产生的商誉,在未能完成业绩对赌的情况下进行商誉减值,也允许对在进行资产重组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包袱进行处理。
但是会计准则希望遵循的原则是分年摊销,以免引起财务报表的大起大落,造成财务失真,从而让大家对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缺乏追溯、对比和研究。
姚振山:部分公司习惯“一次亏个够”
但是当公司一上市,面临资本市场的压力和所谓的“市值管理”的时候,一切动作开始变形,往年“和风细雨”式的减值和计提资产损失,变成了“疾风暴雨”式的“让我一次亏个够”,这是它的最佳选择。
股市的投资者都有经验,买股票是买未来,买股票要尽可能减少不确定性,买股票,上市公司的利空最好一次性释放,而利好最好是分阶段释放。而上市公司把积累起来的财务包袱,管它是不是真的有风险,一次性处理,账面上一次性不好看,但是后面就可以轻装上阵。公司管理层的压力减少了,不用每次都要算到底减值多少合适,到底出多少业绩合适。
对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来说,有高兴的投资者,觉得这公司财务“洗了个澡”,干干净净,未来几年没有“业绩雷”了,而且虽然计提了,如果未来几年应收账款能慢慢收回来了,那都是业绩的增量,那这公司未来几年可以放心炒一把了;但是也有不高兴的投资者,原因很简单,公司业绩巨亏,之前持有这家公司股票的投资者,一不小心踩雷了,亏起来也是没商量。
如果某些上市公司深谙此道,在业绩高速增长的几年,顺手规划好,把定增、并购、减持都安排妥当,每隔三到五年轮回一次大规模的“洗澡”,这上市公司不仅仅是头“奶牛”,更是头“母牛”。何乐而不为呢?
姚振山:中小投资者面临信息不对称
可是,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中小投资者,对于这种突如其来的预亏,往往没时间反应,也会承受股价短期回落的亏损,而当中小投资者把股票卖掉,做止损处理的时候,股价却又神奇地止跌回升,甚至在未来几年内创出历史新高。
公司这一减值、一巨亏,往往是财务的游戏,而投资者的资产减值,那可是真实的财务损失。
那么,如何来监管“财务大洗澡”呢?是不是也该立个规矩,约束一下某些上市公司的“勇气”?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