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南方科技大学完成了2019年的本科招录工作,共录取新生1064人,却吸引了全国超过42000名考生报考,这个数字比去年增加了约30%。
在舆论场中,南方科技大学的热度已经逐渐消退,但从招生表现来看,它保持着不错的发展势头。软科发布的2018中国最好大学生源质量排名中,南科大位列第38名,与四川大学并列,而在2017年,它的排名还是第60名,与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相近。
事实上,很难用一些传统指标来衡量深圳高校的整体实力。一方面,整个城市仅有14所大学,尚无一所985、211或双一流高校,完全无法与其一线城市的地位相匹配。另一方面,榜单机构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不久前发布的一份排名显示,南科大的学术引用排名已经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016年招首届本科生,如今生源分数甚至已经超过本部。
关于深圳签署协议引进中外名校、建设特色学院的消息仍然不绝于耳,开放与合作成为深圳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词,这某种程度与城市的底色互为映照。
在官方规划中,大约到2025年,深圳要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教育是百年事业,短短数年时间里,深圳是否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要规模还是要影响力?
1979年,深圳建市,4年后,深圳拥有了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圳的高等院校数量止步不前。政府意识到这块“短板”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决定创办大学城。在这一机缘下,2001年到2002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来到深圳举办研究生教育。
2016年,深圳出台《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新建10所左右高校,3-5所排名进入全国前50名。
这并非易事。差不多同一时期,深圳明显加快了引进国内知名高校共建深圳校区,尤其是开办本科生教育的步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哈工大(深圳)、中山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相继开始招收本科生。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也分别与深圳市政府签署了合作办学备忘录。
热闹之下不无争议。一位当地教育界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隔三差五就宣布又要引进高校了,看起来热闹,但深圳更应该沉下心来集中力量重点培养一两所大学。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创新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周林也认为,从全国的高校发展格局来考虑,深圳并不适宜再去发展大规模的普通高等教育,而更应该结合自身的产业创新环境,侧重培养更前沿的研究型大学。
这种逻辑的背后,很大程度是将深圳对标国际级创新区域,希望在创新产业的光环之外,也要有与之匹配的世界顶尖大学,就像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认为,与硅谷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创新科技企业更多是由“草根”创办,而由高校学生、老师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学院派”创业方式仍然十分缺乏。
但事实上,除了缺顶级的研究型大学,深圳连“普通大学”都十分缺乏。
2018年,深圳在校大学生10.38万人,首次突破10万人。相比之下,北上广同期拥有的在校大学生数量分别为58.1万、51.8万和108.6万。
深圳教育局在解读《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和城市发展定位相比,深圳高等教育存在的不足包括:整体规模偏小;人才培养层次偏低;高校对深圳自主创新的贡献还有提升空间。
哈工大(深圳)经管学院执行院长黄成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高等教育需要形成集群,为什么呢?科学家要交流,但科学家的时间很宝贵。从这个意义上,深圳需要的是一批大学,而不只是办好一两所大学。
“同时引进一批大学,是不是会拖累整体的质量?我认为不会,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外部性,政府投放在一所学校上的资源,不只让这一所学校受益,而是让深圳的整个高等教育都受益。”黄成说。
合作办学能否弯道超车?
存在争议的,还有深圳当前大规模引进外来高校的办学方式:固然,合作办学几乎可以立竿见影地引进稀缺的教育资源,但长远来看,从外地引进的高校,多大程度可以转化为深圳自身的品牌?
经济学家周其仁曾在深圳表示,大学跟它的出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是有根的,深圳要把办“自己的大学”作为百年大计。
但在黄成看来,这并不成为一个问题。“北大来到深圳肯定不是100%的北大了,但这是坏事吗?不一定,它可能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曾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就读的陈孝武,2015年毕业后留在了深圳,加入了一家致力于研发个性化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机构。陈孝武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科研氛围来看,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可能比不上本部,但深圳的产业化环境更活跃,并且这里对创新有着很好的支持。
品牌的形成还有待时间检验,但如果要评估当下的合作办学效果,哈工大(深圳)称得上是一个特别的样本。从生源来看,哈工大(深圳)的表现甚至反超了本部。
以2018年的录取情况为例,哈工大(深圳)在广东、福建和河北的理工类投档线分别为614分、640分和668分,相比之下,哈工大本部在这三个省份的投档线分别为604分、624分和663分。
黄成说,一所大学离开本体去办的教育机构,能够比本体更受到考生欢迎,这在高等教育史上称得上是一个奇迹,深圳帮助创造了这个奇迹,深圳不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吗?
另一所在深圳合作办学高校的一位校办人士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因为生源的缘故,未来深圳校区的综合实力也有望超过本部。
事实上,合作办学一开始有点像深圳的“权宜之计”。早在当初办大学城的时候,深圳就面临抉择:是新创建大学,还是引入名校到深圳办学?
深圳大学城管理办公室前主任吴惠琼在2011年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创办一所新的大学,需要几百亿的投资和几十上百年的积淀,深圳等不起。经过充分论证和调研,深圳决定创建一所新型的大学城,即通过引进一流名校进驻深圳办研究生教育,加快深圳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最终达到“服务城市发展”的目的。
黄成也认为,深圳如果完全靠从头办自己的高校,综合类的短时间内很难超越深圳大学,研究型的很难超越南方科技大学,但合作办学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如何再开辟一条新路?
不止是开创大规模的合作办学,深圳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一直有着鲜明的改革烙印。
深圳大学曾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建校之初,深大鼓励学生半工半读,支持学生自办银行、邮局、洗衣厂等。校长李清泉认为,深大之所以能够培养出一批像马化腾的创业者,与学校的这些创新实践密切相关。
2007年开始筹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更是承载了公众对于教育改革、大学自主办学的期待。但在2012年招生时,南科大并未实现建校之初提出的100%自主招生的目标,而是采取了“6+3+1”的综合评价体系,即高考成绩、学校组织的能力测试成绩以及高中学业成绩分别占综合成绩的60%、30%和10%,这一录取方式沿用至今。
香港科技大学前校长陈繁昌曾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南科大曾经把香港科技大学作为参照对象,我观察了很久,办学的资源、理念方面都没有问题,也很有国际视野。
“南科大在深圳,必须要遵循内地的系统,一开始不经过高考招收学生,这很难。在内地的体制下办一所新的大学,首先只可以有本科生学位,慢慢通过评审才可能有硕士学位,之后才是博士学位。但你要办一所研究型的大学,没有博士学位的话,怎么请好的教授?”陈繁昌说。
其中的某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机遇得到了解决。譬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自立校开始,就是本硕博一起招生的;只要教授有相关资源,招收硕士、博士相对不受限制。
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本科招生采取的也是与南科大类似的“6+3+1”模式,研究生招生参照的则是国外的申请制。
今年年初,广东省政协常委、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邓文基提出建议,突破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实施办法等政策限制,由粤港澳三地政府在深港河套地区共同创设“湾区科技大学”,对标世界一流大学,以全新的联合办学模式建设一所立足基础研究的新型理工科大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部长、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王福强近日则在深圳提出,是否可以鼓励港澳的高校在深圳独立办学而不是合作办学?通过引入香港的教育,倒逼国内教育改革。
在教育对外开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之下,外界期待在深圳这块土地上可以有更多的探索。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