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经济“期中考试”成绩单公布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就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和今后经济工作释放三点重要信号。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经济形势: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是此次座谈会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稳,首先体现在经济增速稳。在世界经济贸易增长低迷、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国内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消费等经济指标波动加剧等内外双重压力之下,上半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3%,仍位于年初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6%-6.5%目标区间,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
其次,就业、物价两大重要民生指标也保持稳定。上半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达737万人,已完成年初设定目标的67%,城镇调查失业率维持在5%左右较低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2%,涨幅亦较温和。
进,则体现在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体质”有所增强。
上半年,中国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区域结构均有所改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4.9%,比第二产业高1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继续快速增长,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消费升级趋势仍在持续;中西部地区投资增速也快于东部沿海。
但与此同时,李克强也指出,当前影响国内经济的因素和困难挑战很多,下行压力有所加大。
政策基调:保持稳定适时预调微调
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今后中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部署就是保持政策连续性,同时做好逆周期调节。
李克强在座谈会上表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就业优先政策,适时预调微调,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
此前,李克强在201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已经明确,中国不会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不会走铺摊子、粗放式增长的老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军分析称,当前形势下,有必要保持一定的逆周期调节力度,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政策为辅。财政政策方面,总量保持扩张,结构需不断优化;货币政策方面,总量保持稳健,结构可适度宽松。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称,这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定位和方向不会变,但政策预调微调的幅度、着力点可能会有所调整,幅度可能加大,着力点或将有所转移。例如财政政策将更注重减税降费落实到位,货币政策也会根据经济增长情况作出一些调整。
工作重点:更大力度改革开放
在强调宏观政策继续“稳”的同时,此次会议也有诸多“进”的要求。
——进一步改革开放。李克强称,要破解多重难题、保持经济在高基数上平稳运行,关键靠更大力度改革开放。扎实落实今年“放管服”改革的新任务,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分析人士认为,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以及进一步扩大开放或将成为下半年改革的重点。“这些方面仍有很多可以发力的空间。”王军说。
多部委已经有所行动。国家发改委16日对外公布了《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改革的方案》,将逐步建立起覆盖各类市场主体的便利、高效、有序的退出制度;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当天也表示,将稳步推进中央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大力推动专业化整合。
——进一步扩大内需。鼓励消费方面,会议提出,要提高消费品质量,增加养老、托幼、教育、健康、旅游等服务领域优质供给,拓展“互联网+生活服务”。
此前,中国刺激消费更多着眼于汽车、家电等商品消费,今后服务领域料将成为扩大消费的新着力点。从加强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培训,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到公布《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要求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为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运动指导服务,官方已经在刺激服务消费方面密集出手。
增加投资方面,会议要求聚焦短板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消除制约民间投资隐性障碍。
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重大投资项目已超过8000亿元。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下半年基建投资可能小幅上升,制造业投资也有望回升。
——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会议提出,要创造有利条件,催生更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新领军者企业,加快新动能培育和新旧动能转换。
近期,中国已经采取多项措施为企业减轻负担,包括调降一大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降低社保费率,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等。在此情况下,更多政策后手料将陆续出台。
(文章来源:国是直通车)
(原标题: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办?中南海释放三点重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