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交所3月27日披露的第二批8家科创板企业现已全部处于已问询状态。
研发投入方面,第二批8家企业2018年研发投入合计7.5亿元左右,总体占营收比例为15.7%。此前首批9家受理企业的2018年研发投入合计超过11亿元,总体占营收比例略超10%。
融资金额方面,第二批8家企业拟合计融资金额为60.84亿元,平均每家融资7.6亿元,融资额最高的是虹软科技的11.32亿元。而首批企业平均融资额达12.2亿元,最高的和舰芯片融资为25亿元。
【本周市场热点】
[截至4月12日,科创板受理企业增至65家,27家企业进入问询阶段。]-上交所
[上交所聘任第一届科创板股票上市委员会、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公开发行自律委员会委员。]-上交所
[强化中介机构责任,确保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推出。]-证监会
[台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没有任何政策障碍。]-国台办
[科创板拟实施市价订单保护限价。]-证券时报
[上交所优化科创板交易申报模式。]-上海证券报
[首批科创板基金呼之欲出。]-中国证券报
[八成科创板受理企业获创投支持。]-中国证券报
[券商备战科创板跟投机制。]—中国证券报
[科创板承销保荐费率多在6%-8%。]-证券时报
一、 深圳市贝斯达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贝斯达成立于2000年,公司主营业务为大型医学影像诊断设备(96.07%)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应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临床诊断。
敏感报道
《挖贝网》:降价保增长,增收难增利;1-5年账期的隐患,应收款项结构“恶化”;客户无力付款,深陷买卖合同纠纷;研发投入大幅增长,源自科研用房折旧。
《北京商报》:研发费用占比低于红线,低于行业竞争对手万东医疗;核心技术来源存疑。
《新京报》:2017年、2018年公司净利润超一亿元;“折戟”创业板后,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居高不下;此前曾频繁接受对赌协议。
《每日经济新闻》:七年高达八次对赌;带“三类股东”上会被否。
二、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峰科技成立于2006年,公司是一家拥有原创技术、核心专利、核心器件研发制造能力的全球领先激光显示科技企业,主营业务为激光显示核心器件(100%)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租赁 。
敏感报道
《证券市场周刊》:采购相关数据不能相互匹配;租赁资产中存在“谜团”;营业成本难自圆其说。
《澎湃新闻》:曾用激光点亮故宫“上元之夜”;小米为最大客户;6家A股影子股。
《IPO观察》:核心技术涉及多个诉讼纠纷;既是客户又是供应商;原TCL总裁降薪担任CEO。
《新浪财经》:营收与应收账款同步增长,现金流一般;资产负债率超行业平均,率风险值得关注。
三、 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
世纪空间成立于2001年,公司主营业务为基于自主运控自有遥感卫星(99.96%)的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及销售和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服务。
敏感报道
《澎湃新闻》:国内商业卫星遥感的开拓者; 营业收入复合增长超过45%;包含4家国有股东。
《财联社》:成功登“科”;国资身影显现;或存流动性风险。
四、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虹软科技成立于2003年,始终致力于视觉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99.23 %),坚持以原创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在全球范围内为智能手机、智能汽车、物联网(IoT)等智能设备提供一站式视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敏感报道
《挖贝网》:手机摄像头产业隐形王者,估值百亿;多家上市公司潜伏。
《每日经济新闻》:刚获得人工智能大奖;诸多资本青睐。
《澎湃新闻》:实控人为美籍博士后;三星、华为、小米均是公司主要客户;同行业可比较公司多未上市;多只间接参股影子股出炉。
《新京报》:虹软科技实控人为美籍夫妇,拟募资11.3亿;视觉人工智能识别已超越人类视觉,人脸识别准确率已高达97%;人工智能研发费用占比高,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也将登陆科创板?
《上游新闻》:虹软科技去年盈利1.75亿元;实际控制人为美国夫妻。
五、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国盾量子成立于2009年, 公司主要从事量子通信产品(97.07%)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为各类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以及星地一体广域量子保密通信地面站的建设系统地提供软硬件产品,为政务、金融、电力、国防等行业和领域提供组网及量子安全应用解决方案。
敏感报道
《证券时报》:科大系公司;去年已估值百亿;产业化仍在初期。
《新华财经》:率先实现密钥分发产品化;未来面临三大难题(量子通信稳定性差、配套建设成本高、科研参与主体较少);物联网云智能印章已量产。
《科创见闻》:专注量子通信硬件;脱胎中科大,联想柳传志间接持股;“锤杀案”未了恩怨,阻碍独角兽上市。
《澎湃新闻》;脱胎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起人之一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提示25项风险;影子股:神州信息、浙江东方等。
《每日经济新闻》:同行业还未有上市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近八成。
六、厦门特宝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特宝生物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主要从事重组蛋白质及其长效修饰药物(100%)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已开发完成 4 个治疗用生物技术产品派格宾、特尔立、特尔津、特尔康,用于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治疗。
敏感报道
《国际金融报》:曾因业绩差终止辅导;“重营销,轻研发”;主产品产能利用率低。
《澎湃新闻》:预估市值35.45亿元;上市公司通化东宝是第二大股东;连续三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超过1亿元。
《证券市场红周刊》:业绩表现不稳定;应收账款占比高;采购与现金支出不匹配;存货数据存较大差异。
《新京报》:实际控制人旗下产业众多,携手亲家控股;主营业务毛利率高于87% 收益法估值35亿;财务数据“打架”,招股书与参股股东通化东宝所披露数据不符。
《每日经济新闻》:曾因经营业绩被中止辅导;2018上半年净利450.13万元。
《新浪财经》:新药市场占有率低,销售费用率高企;应收账款占比高,议价能力弱;因业绩折戟创业板,再登科创板能否成功?
七、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芯生物成立于2001年, 公司是一家旨在为患者提供可承受的临床亟需的原创新分子实体药物(100%),具备完整的从药物作用靶点发现与确证、先导分子的发现与评价到新药临床开发、产业化、学术推广及销售能力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敏感报道
《澎湃新闻》:生产创新药,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超50%;生产创新药,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超50%;两家上市公司为影子股,实控人为美籍。
《新京报》:研发出新药西达本胺,28%的员工为研发人员;清华系公司持股11.92%,背后股东中出现新加坡财政部身影;计划发行不超过5000万股,募集资金8亿元。
《经济观察网》:主营业务的毛利润率超过了90%;股权结构分散,股东按一致行动人合并后仍有15个。
八、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华兴源创成立于2005年,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检测设备与整线检测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平板显示及集成电路的检测设备(100%)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 LCD 与OLED 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等行业。
敏感报道
《中国证券报》:实控人夫妇合计持股93.15%;打破外企垄断;布局集成电路产业。
《长江商报》:营收扣非净利双降;研发费用率曾仅为同行一半。
《澎湃新闻》:近三年业绩波动明显;核心技术涉及柔性OLED产品;客户包括苹果、三星、京东方等。
《新京报》;创始人为“夫妻档”;客户包括苹果、三星等消费电子巨头;精测电子为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证券市场红周刊》:经营严重依赖大客户 且大客户也依赖大客户;混乱的营业收入数据;成本或不可信。
《IPO日报》;客户集中,苹果变心;分红分走四成净资产。
《华夏时报》:业绩出现下滑;客户较为集中;大手笔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