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11月中国进出口总值5793.4亿美元,同比增长26.1%,环比增长12.2%,比2019年同期增长42.8%。其中,出口3255.3亿美元,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8.4%,比2019年同期增长47%;进口2538.1亿美元,同比增长31.7%,环比增长17.6%,比2019年同期增长37.7%;贸易顺差717.2亿美元,同比减少3.4%。11月进出口持续增长,外贸仍具韧性。
保供稳价显效支撑出口韧性
生产恢复保障供给,出口仍有韧性。以美元计,11月出口环比增速8.4%。一是近期保供政策成效显著,保障了出口供给。在经过9-10月供给保障的政策推动下,煤电供应并未恶化,也未持续性地冲击出口。11月以来,煤炭产量回升而价格回落,制造业增长韧性再次显现,出口供给端紧张局面得到快速缓解。二是价格贡献的边际作用正在减弱,解释了出口同比增速较上月小幅下降的原因。经过我们梳理,7-10月,价格因素对出口贡献度上升后回落,各月的出口价格贡献率依次录得32.10%、41.40%、53.27%和39.90%。出口价格贡献率的倒“V”型走势反映了供应链“长鞭效应”影响松弛后价格中枢回落的逻辑。
欧盟和东盟是中国出口的主要需求来源。中欧班列在中国和欧盟的贸易往来中起到重要作用。当前全球海运运力不足、运价飙升和集装箱短缺等因素的制约下,中欧班列成为维护中欧贸易平稳增长、避免供应链掣肘的有力保障。对东盟经济复苏和生产修复不应只关注对中国出口的替代效应,也应看到对中国机电类上游产品需求的拉动作用。据历史数据,欧美和东盟在中国出口总量中的占比呈现互补关系,原因是东盟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处于价值链下游生产环节,部分出口至欧美的机电产品则依赖于中国的中上游中间品。
机电产品价格因素高度支撑出口,与防疫相关的商品持续增长。一是集成电路和船舶的价格因素显著支撑出口金额数据,与现阶段全球“缺芯”、全球航运瓶颈掣肘贸易体现的逻辑一致。自疫情暴发以来,海运运力紧张和船舶集装箱紧缺加剧海运供需矛盾,由此增长了对于船舶运输类商品的需求。全球芯片短缺现象仍存,进而抬升中国集成电路的出口单价。二是在全球疫情波动和奥密克戎毒株干扰下,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增长显著。
能源进口需求旺盛,进口增速回升显著
内需回暖与人民币走强支撑进口。一是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出升值行情,推动进口。二是内需回暖对进口有所提振。11月PMI(采购经理指数)进口指数较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制造业PMI指数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以上,指向四季度在中国跨周期调节和稳健偏松货币政策导向的前提下,内需支撑显现。
农产品和能源品进口增长突出,煤炭、天然气价格高位拉动进口数据增长。一是煤炭和天然气能源类商品为支撑进口的主力。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叠加中国保供稳价政策支撑制造业生产。二是农产品进口增长显著。在拉尼娜寒冬、天然气短缺、冬季粮食储备因素的影响下,预计能源价格高位仍将持续,基于储备需要中国的能源和农产品进口增幅难以快速收缩。
前瞻:出口增速边际放缓,进口平稳增长
出口方面,欧美消费需求缺口影响下外需仍有粘性,奥密克戎毒株干扰全球供应链修复。鉴于2020年出口高基数因素,预计短期内中国出口仍具韧性,但增速边际放缓。当前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通胀严重,CPI(消费者价格指数)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工资与通胀螺旋上升,就业结构性疲软,背后体现了供给与需求的错位,来自欧美外需仍有粘性。疫情的持续干扰下,欧美地区服务消费恢复远慢于商品消费,欧美对海外商品消费的较强需求难以在短期内被服务业恢复所替代。近期奥密克戎毒株加剧全球供应链紧张程度,全球供应链对中国依赖加深,出口供给稳定性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更加凸显,中国出口短期有望维持韧性。
进口方面,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供需矛盾虽有缓解,但全球范围内产能扩张有限,能源和上游原料需求仍有粘性,加之2021年拉尼娜现象推升各国的能源需求和储备,中国作为能源资源类商品进口大国,预计短期进口需求仍有连贯性。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