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东方、好未来等教培巨头相继宣布退出义务段培训,业内人士称,这是“双减”政策要求的必然结果,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培机构教师的就业问题。
专家认为,教培时代的落幕是必然结果,应该适时出台帮助学科类培训老师重新就业的措施,防止校外培训从地上转为地下。治理校外培训使得制造焦虑的因素有所减少,但是在当前的唯分数、唯学历的评价标准下,要想真正缓解家长的焦虑,仍需进行教育评价改革,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强化学校的教育主体作用。
11月13日,学而思母公司好未来通过官方微博宣布,中国内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将于2021年12月31日截止。在此之前,将保质保量完成用户已报名的此类课程服务。
该公司称,将发挥长期以来积累的教研及科研优势,积极拓展科技服务和素质教育等业务,并将继续致力于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无独有偶,另一个教培巨头新东方此前已经宣布在11月底之前停止经营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服务业务。俞敏洪在近日的直播中提到,已退租1500个教学点,并向农村学校捐赠8万套桌椅。
业内人士:影响最大的是培训机构的教师
西安一位培训行业的业内人士透露,从明年春季学期开始,西安学而思将只保留高中学科培训和义务段素质类课程,教学点也会大面积退租,每个区只保留一到两个教学点。
学而思的老师则会进行分流,一部分可以转到其他非营利教培机构继续从事学科培训,但是该机构和学而思没有法律关系;还有一部分老师会留下继续进行美育、科学等课程教学;其他愿意离职的就会按照公司规定办理离职。
这位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双减”的要求,要对教培机构进行资金监管、收费限价,再加上营转非,“这一系列组合拳打得我们晕头转向”,培训机构转为非营利机构,利润就会大大压缩,商业本就是逐利的,没了利润,自然会退出。
“影响最大的其实是老师。”业内人士表示,培训机构就是靠着高工资才吸引了优秀的教师,这些教师很多都是985、211等名校毕业的,一毕业就从事该行业,也没有其他技能,转型较难,去公办学校又嫌工资低,可选择余地很小,“大部分老师愿意继续干,很多人还在观望。”
家长:希望减负又怕孩子跟不上
得知这一消息,有家长给培训机构的老师打电话,希望能帮忙弄一套教材。“可以看出家长还是比较焦虑的。”某培训机构教师说。
“孩子一直在上,如果突然上不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西安高新区一位初二学生家长刘女士说,13日一早收到学而思的通知,虽然已经有了思想准备,但还是有点懵。“中考竞争激烈,不敢松懈啊,而且他们的课程确实不错。”刘女士说,还是希望能继续上,如果实在上不了就只能另做打算了,身边已经有人在私下找家教了。
“很纠结,又怕孩子负担重又怕孩子跟不上。”家长张女士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虽说孩子还小,但身边很多人都已经给孩子报了全科培训,眼看着培训班一个个关门倒闭,巨头也开始退出市场,心里说不出的感觉,“如果都像我们小时候也挺好,但是时代不同了,不能同日而语。”张女士说,身边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都比较高,也很重视教育,她很担心孩子不学就会落后。
“我们要充分相信国家的决心,一起给孩子营造好的环境。”家长陈先生的孩子上幼儿园大班,他认为,“双减”政策的落地可以看出国家教育改革的力度,随之而来的还会有一系列配套改革,这些组合拳就是为了减轻孩子和家长的负担,家长也该转变观念了,毕竟孩子的健康成长比什么都重要。
专家:教培时代落幕是必然结果
知名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说,好未来、新东方这些“头部”学科类培训机构退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服务,是必然的选择。根据“双减”意见,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必须登记为非营利机构,严禁资本化运作。那么,已经上市的教育公司,就必须剥离非营利的学科培训业务。这也意味着资本化运作远离学科类培训机构,教培时代落幕。
熊丙奇说,可以预计,随着要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年底前必须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才能开展培训业务措施的落实,学科类培训机构会加速转型、退出。
熊丙奇认为,相比一些机构卷款跑路,新东方、学而思算是“体面”退场,而影响最大的要数教培从业人员,再就业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应该适时出台帮助学科类培训老师重新就业的措施。学科类培训老师如果再就业受阻,可能重拾老本行做家教,导致学科类培训转向地下、进入家庭。“不少地方招聘新教师,是面向应届毕业生,那么,这些学科类培训教师就没有参加招聘的机会。”熊丙奇认为,有必要配合“双减”意见的落实,为培训机构教师的顺利再就业,创造平等的机会和条件。
“公开合法的培训机构的缩减,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培训负担就减轻了,如果不能有效地疏导家长对校外培训的需求,培训就可能转到地下、走入家庭。”熊丙奇说,这个问题其实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教育部已经发布了相关政策。
熊丙奇认为,减轻家长的焦虑,防止校外培训从地上转地下,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如果教育评价还是唯分数、唯升学论,就很难把学生和家长从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现实;其次要强化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这也是“双减”所提出的“既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也要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最后应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让家长有健康的家庭教育理念。
“校外培训机构被治理了,制造焦虑的因素有所减少,但是并不意味着家长的焦虑就可以缓解。”熊丙奇说,因为在现实的教育评价体系之下,家长还会面临着孩子中考或高考的竞争。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在中考之后被分流到中职学校,因为社会存在着学历歧视的用人导向。所以最根本的还是要进行教育评价改革,强化学校的主体作用,通过各方努力、共同治理,最终达到“双减”的目的。
文章来源:西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