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文化文艺界、社会科学界、新闻出版界委员联组讨论,这些“金句”让你感同身受吗?
1月27日上午,文化文艺界、社会科学界、新闻出版界进行的联组讨论会上,委员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等发表真知灼见,建言献策。
这些“金句妙语”是不是让你感同身受,一起来了解吧!
省政协委员、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马晓军:网络安全工作是“底板工程”
浙江是互联网大省,以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为主要内容的数字浙江建设,远远走在全国前列,但是网络生态风险和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也严峻得多。
如何保证数字浙江建设健康发展?网络安全工作是一个“底板工程”,要有一个“底线思维”。这个底线必须守住,这个底座必须夯实。
省政协委员、省作协副主席张凤翔:挖掘地方亮点,讲好浙江故事
我省提出,‘十四五’期间要讲好浙江故事、中国故事,打造100张文旅金名片。这要求我们讲述的浙江故事里,要尽力发掘本土的亮点特色,强化浙江元素。
浙江的每一座城市,是有不同特质的,比如杭州的江南潮涌,宁波的港通天下,舟山的渔家生涯,丽水的绿水青山,湖州的丝源笔都,义乌的货卖全球,绍兴的越晋风流,我们在讲浙江故事时,只有充分挖掘每一个地方的亮点特色,才能更有传播度、辨识度和美誉度。
省政协委员、温州市文化馆馆长施丽君:打造独一无二的文艺精品
文艺精品呈现的内容和形式要更加多样化,而且要有地域特点,不要复制和扎堆。比如不少地方在创作歌剧作品,我们需要统筹安排、重点打造,体现浙江元素、江南韵味,这样的文艺精品才是独一无二的。
省政协委员、金华市科协主席汪希燕:恢复省青年科技奖
科技的未来在青年,要让更多的青年人才施展抱负、成就梦想。浙江最早的青年科技奖是在1989年设立的,到2013年历时12届,共产生178名获奖者,其中有6位成为两院院士,近20位成为省特级专家。建议恢复浙江省青年科技奖,增强青年英才的成就感、自豪感、归属感。
省政协委员、浙江音乐学院教师郑培钦:艺术机构要设立规范、严格的考核制度
自从教育部将艺术素质作为中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后,校外的艺术培训机构就层出不穷、泛滥成灾。这些机构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而且这个行业没有门槛,没有考核机制,还存在乱收费现象,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建议给这些机构设立规范、严格的考核制度,只有走上正轨,才有利于提高整体的国民艺术素质。
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国计量大学委员会主委邱高兴:突出诗路文化带在文化建设领域的体现
诗路文化带“一文含四带,十地耀百珠”,串连我省文化精华之“链”、山水之“链”、全域发展之“链”,具有从古至今走向未来的重大意义,是诗画浙江大花园的标志性工程和文化浙江建设的“金名片”。在突出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突出诗路文化带在文化建设领域的体现。
省政协委员、浙江日报全媒体深度报道部副主任裘一佼:让人才不仅激动一阵子,更要在自己的领域奋斗一辈子
全面实施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宣传文化人才是主力军,目前浙江这方面人才的数量在全国处于前列,但高层次人才总量还不够,总体实力与文化高地的需求还不匹配。建议优化整合人才工程、优化人才培育体系、优化机制平台、优化政策支持,以系统观念、整体思维推进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让人才不仅激动一阵子,更要在自己的领域奋斗一辈子,让处于不同年龄层、不同成长阶段的骨干脱颖而出,让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层出不穷、源源不断。
(文章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