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国内资讯
疫情下两项外资数据增速超100% 苏州工业园区做了什么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乔民  发布时间:2020-10-14 14:51:16

原标题:疫情下两项外资数据增速超100%,苏州工业园区做了什么

 

  国庆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周末,在苏州工业园区上班的喻峰安排好手头事宜,在地铁上购买了返回上海的高铁票,算上路上所耗时间,共花费2个半小时到达上海的家。

  同一天,上海小伙王昱驾车前往苏州工业园区上班,这趟不到100公里的路途已经开了近两年。

  像喻峰、王昱这样的通勤族不是个案。作为紧邻上海的长三角城市,2019年,仅苏州站每天开出的8点前抵达上海的早通勤高铁列车就达5趟,日均有2.59万人乘火车前往上海,周末超过3.50万人,单日最高峰超过5.28万人,苏州园区站一年共发送163.32万人。

  畅达的交通、人力资源的流动最终服务于城市经济和区域一体化发展。

  尽管全球疫情还未平息,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的苏州上半年交出不错成绩单:GDP总量达9050.24亿元,其中苏州工业园区GDP达1290.51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高于全市平均1.3个百分点。

  在园区产业结构升级、长三角一体化进入深入推进的阶段,苏州工业园区又将有怎样的发展路径?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夜景

  外资持续向好

  在苏州工业园区飞利浦展示厅,可以看到一些便携式医疗设备、大型CT检测设备,其中就有不少已经投入到本次抗疫中。

  飞利浦医疗(苏州)有限公司(下称“飞利浦”)于2010年在园区注册成立,园区年均增长超过14%的势头让公司决定继续加快关键部件的落户。

  “春节刚刚挺过中国的疫情,海外疫情又开始暴发,供应链的问题对我们影响还是挺大的。因此,我们希望把一些关键的、有核心竞争力的部件放到中国生产,这样一来就可充分利用中国完整的供应链保持业务的稳定增长。” 飞利浦政府事务高级经理糜民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他们正在推进上述计划。

  他解释称,公司做这个决定主要还是因为市场驱动,“中国不仅有最大的市场,而且相比其他国家,我们的制造能力是具有竞争力的”。

  像飞利浦这样决定加大在华投资力度的企业不止一家。全球唯一可灌装颗粒的无菌纸包装系统供应商瑞士康美包也表示,去年他们已投资14亿元在苏州建设亚太三厂。新厂所需要的设备是独家技术,需要外国专家来安装和调试,虽然全球疫情阻挡了外国技术人员前来中国,但在园区的配合下,通过外国专家远程指导,工期一天也没延迟。

  苏州工业园区投促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初,苏州推出了开放创新力的合作热力图,企业在寻找投资线索的时候能够在图上找到每个区域的载体、联系人。“园区一些优质存量企业持续增资扩产,主要是因为当地政府的优质服务以及产业生态的完备性。今年上半年,我们通过企业家沙龙、挂钩走访等形式,定期和不同领域的企业做面对面的交流,积极解决项目在建设、运营方面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赢得企业认可。”

  上半年,苏州工业园区注册外资和到账外资分别为20.7亿美元、12.8亿美元,分别增长149%、196%。1~8月,新设外资项目157个,完成注册外资27.4亿美元,同比增长140%;完成到账外资15.5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约65%。

摄影/金叶子

  产业集聚

  园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抓好产业园区的转型发展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尤其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各地园区如何以重点产业创新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产业集聚的马太效应在苏州工业园区的表现更为明显。

  10月9日,信达生物制药集团宣布其与美国礼来制药集团共同开发的抗肿瘤药物达伯华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作为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达伯华的上市将有效降低相关患者的用药成本,提升临床用药可及性。

  像信达生物这样的生物医药企业,苏州工业园区共有1500多家。2007年开园的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BioBAY),作为孵化和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载体,目前已聚集了400多家生物医药高科技创新企业和近1.5万名高层次科技人才,形成了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三大重点产业集群

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

  数据显示,苏州工业园区目前已形成了“2+3”现代产业体系:“2”即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千亿级主导产业,拥有经省级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及功能性机构45家,约占全省17%;“3”即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特色产业,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增幅。

  苏州工业园区科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园区围绕三大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出了《苏州工业园区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对于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引领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1~9月,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总产值超17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来源:苏州工业园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同时拥有国家经开区、国家高新区两个评价系统的苏州工业园区,兼具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功能。

  “经开区的产业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上是主要的,高新区的科技发展是重中之重,所以双重身份更有利于园区实现 ‘经济和科技’的耦合发展。”同济大学中国产业园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军强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商务部对219个国家经开区的评比中,苏州工业园区包揽了“四连冠”。而在科技部高新区的评比中,苏州园区也和北京中关村、深圳高新区、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园区等位于第一梯队。

  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长三角三省一市拥有146个国家级开发区和320个省级开发区,平均每个城市拥有3.6个国家级开发区、7.8个省级开发区。

  如何让这批园区资源协同发展形成合力,是一体化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关键。作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的综合试验区域以及国与国经济合作的示范之区,苏州工业园早有布局。

  2019年,总投入约200亿元的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项目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签约。该项目由苏州工业园区中新集团、嘉善县国企合资成立公司负责开发建设,将复制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经验。该产业园是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首个区域合作的重大产业平台,根据规划,到2025年,产业园将形成千亿级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

  同样,在安徽,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鉴苏州工业园区的新加坡式“产城融合”理念,与沪苏浙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对接、融合,目前中新苏滁引进的工业项目中,长三角区域占比超过70%。

  除此之外,为探索形成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的双向开放格局,苏州工业园区于2015年12月启动建设了全国首个“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于2019年4月成立了“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帮助全国企业“走出去”。

  今年1~6月,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完成“走出去”项目27个,协助企业完成海外投资10.3亿元。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成立至今,已推动309家中国企业到53个国家进行投资布局,协议投资额累计达104亿元,其中有148家企业在“一带一路”的22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了179个项目。

  李军强对记者表示,在长三角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利益分配机制方面,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探索多年,比如苏州工业园区目前有苏宿工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苏滁现代产业园等飞地合作园区。“飞地园区可以看成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缩小版,各类先行先试政策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可控性的试验性实施,苏州工业园区可以利用这一优势,率先推动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在飞地园区实施,提供经验样板。”

  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苏州工业园区未来发展方向为何?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近日调研苏州工业园区时表示,要精心谋划、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塑造发展新优势。各区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起来,主动全面对接上海、融入上海,在上海这个龙头的辐射带动下,找准定位、做强特色,更好承接溢出效应,用好上海所具备的独特功能,不断探索新机制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背靠上海,无疑成为近年来苏州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苏州工业园区区位图

  根据今年初发布的上海市贯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上海在推进一体化过程中,要推进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

  今年7月开通的沪苏通铁路,则将苏州下辖的三个全国百强县——太仓、常熟、张家港编入了我国高铁“八横八纵”网络中,结束了“地无寸铁”的历史。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此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都市圈,而加大城区人口数量500万以上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在城市中长期、稳定就业人群的市民化进程,是接下来城市和人口工作的重要方面。

  陆铭说,超大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建设都市圈,中国几个一线城市将建成几个容纳几千万人口的都市圈。上海未来可能跟周边的昆山、太仓连片发展。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财联社(上海,编辑 吴铭 沈超)讯,近期新股上市即破发的现象频现,不少热衷于打新的投资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不过近日这种现象似乎又有新变化,强瑞技术(47.510, 0.36, 0.76%)、盛美上
 前次创业板IPO被终止审查后,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利天恒”)并未放弃上市的念头,而是改道转战科创板。11月17日晚间,上交所官网显示,百利天恒科
  CPU是电子设备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经过多年发展,两家CPU供应商羽翼渐丰,正陆续向资本市场发起冲刺。上交所日前披露了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光信息&r
本报记者 王 宁  随着北交所首批81家上市公司平稳运行,市场各方纷纷开掘其中的投资机会。对于聪明资本来说,早早“潜伏”其中应该不会令人奇怪。  《证券日报》
 证券时报记者 张娟娟  近段时间,新股接二连三破发,令不少投资者对打新望而却步。10月至今,A股市场破发新股已达到10只,破发数量创近15年新高。从背后原因看,估值、定价过高是
 11月8日上市以来,易方达、华夏等四家基金公司旗下的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持续受到投资者追捧。目前,4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产品的合计规模已突破342亿元。  业内人
K 线图 特色数据 资金流向 公告 个股日历 核心题材 最新价:3.07涨跌额:0.11涨跌幅:3.72%成交量:4.06万手成交额:1257万换手率:0.22%市盈率:21.7总市值:56.7亿 查询该股行情 实时
  美股周四收盘涨跌不一。市场正评估英伟达与梅西百货等的财报。美上周初请失业救济人数降至疫情爆发以来最低水平。纽约联储行长称美国潜在通胀肯定会上升。  英伟达以
网站建设 东莞网站建设 网站建设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