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你的基本信息,用手指按下设备的中心圆点,几秒钟内你就可以知道你目前的身体状况了。”厂商代理人李先生拿着手掌大小的智慧养老产品身体测试仪向记者介绍。记者按照李先生的要求操作设备,果然几秒钟内就出现了有关身体状况的评估结果,结果包括血压、血糖、心脏等10多个项目指标。
“发展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体系。”不过,“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新技术为传统养老服务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4月25日,在2019智汇养老北京高峰研讨会上,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强调,中国在5G等技术方面的研究和领先,有助于智慧养老,但是同时也要注重技术与温度的结合,避免“智慧养老不智慧”。
“智慧养老”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据吴玉韶透露,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的国家,到现在为止也有近100个国家进入老龄化,中国属于后进入老龄化的国家。
“后进入的国家有后发优势。后发优势之一就是我们遇上了信息技术时代。”吴玉韶说道。
当技术遇到养老,就形成了“智慧养老”。据了解,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三个部门就曾联合发布关于《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下文简述为《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智慧养老”也由此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目前,智慧养老包括四大领域。”吴玉韶说道。它们分别为:智慧养老管理,优化管理降低成本;智慧养老设施,新的建筑交通设施智能高效、无障碍;智慧养老服务,基于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链信息精准需求;智慧养老产品,海量养老终端产品,可靠即时互联。
其中,智慧养老产品就包括了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和家庭服务机器人这五大方面的供给工程。
“可穿戴设备是养老产品的失败典型。”吴玉韶说道。据了解,目前可穿戴设备已有健康手环、健康腕表等多个仪器出现,但“很多仪器却不受老年人的欢迎。”
“这是不够以人为本的原因。”吴玉韶分析道。据了解,目前一些可穿戴设备多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设计产品,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现实需求,这使得部分老年人产生了不佳的体验效果。
智慧养老=技术精度+人文温度
“可穿戴设备就属于养老不智慧的典型。”吴玉韶对部分产品对待老年人不友好的现状评论道。
据吴玉韶表示,目前有很多智慧养老产品叫好不叫座,并不受老年人的欢迎。“要真正以老年人为本,读懂老年人真实有效的需求,而不是玩概念、玩花样、玩噱头,避免‘智慧养老不智慧’。”
据了解,养老服务最大特征的是以人为本和情感的近身性。“再先进的技术都不太可能代替情感需求和近身服务”,吴玉韶强调,智慧养老应当注重“技术精度+人文温度”的结合。
就目前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来说,“大多是形式大于内容”。吴玉韶表达出现阶段“智慧养老”面临的问题。“它们重显示终端,都是给领导看的。我们像是看部队作战室一样,一个大屏幕让你看得很过瘾,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还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吴玉韶说道。
与此同时,一些提供养老服务的App也是如此。据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老龄居专家组成员方德英透露,目前有关智慧养老的APP非常多,但大多内容贫乏,经常是一个APP不能满足老人多种需求。
“这个是管吃饭的,那个是管睡觉的,我要下载两个APP,平台之间连接度不够、内容也不全面,我们称做为是智慧养老的空心化”。方德英表示,其实大多数老人并不关心产品的品牌,他们更注重功能的实现,因此要注意加强app的功能整合。
《发展行动计划》中提到,截止到2020年,要制定50项如app等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标准,并且也要建立100个以上智慧健康养老应用示范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行业领军企业。
不过,吴玉韶也表示,在加强硬件供给的同时,还要鼓励老年人积极独立、自强自立。“不能因为技术使老年人更加封闭、更加依赖技术,所有的技术都应当贯穿我们的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观理念。”吴玉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