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海事件引发投资者广泛关注。4月13日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在沪深两大交易所互动平台上就此事件对公司的影响做出回应。
4月12日以来,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海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也引发投资者对相关上市公司的关注。4月13日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在沪深两大交易所互动平台上就此事件对公司的影响做出回应。
食品企业紧急“撇清”关系
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投资者询问主要涵盖原材料来源海洋生物的食品公司、污水监测和处理的公司、核电站设备商服务商等行业上市公司,问题集中于海产品食物安全问题和核辐射、核废水处理业务情况这两方面。
食品安全方面,面对投资者对公司鱼丸等鱼肉制品原材料安全性的担忧,惠发食品表示,公司产品原材料包括淡水鱼泥、海水鱼泥,且公司有完善的原材料采购、验收检测标准。
百洋股份对类似的问题回应称,公司的罗非鱼为淡水养殖产品。
不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情况相当了解,一些问题也颇具技术含量。有投资者关注到华文食品主要原料鳀鱼干主要产自越南、泰国等西南太平洋水域及中国周边海域,而这些区域都会受到本次核污水排海的污染,向公司询问应对这些不利影响将采取的措施。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关注日本福岛核污水排入海洋事件,公司也将持续关注相关进展,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应对。”华文食品方面表示。
多年前,福岛事故曾引发国内一段时间的“抢盐潮”,因此盐业公司也被投资者关注。涵盖食用盐业务的苏盐井神遭投资者发问,公司称其主要通过地下盐矿开采来生产井矿盐,不受海水品质等因素影响。“对于提及的某些外部因素可能导致海水污染等问题,公司也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公司作为国内大型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始终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确保食盐安全稳定供应作为重中之重,并一如既往地认真做好。”
环保类公司大多回应“无核相关业务”
可能涉及核辐射、核废水处理等业务的上市公司成为投资者询问的另一重点,不过从公司回应来看,这些公司基本不涉及核辐射、核废水处理业务,投资者恐怕要扑了个空。
“业务范围不涉及核辐射检测”、“公司尚未开展核辐射或放射性物质检测业务”、“目前暂不涉及核污染处理的服务”、“无相关检测仪器、技术设备或研发计划”……这是雪迪龙、东江环保、建工修复、中洲特材、华自科技、力合科技等多家上市公司关于核辐射检测、核废水处理相关业务提问方面的回应。
不过,主营膜技术开发的三达膜表示,“公司的膜技术有应用于海水净化。据了解,公司的膜技术目前有应用于秦山核电站、田湾核电站的废水处理业务。公司注意到近日日本政府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核废水的新闻,现准备抢抓市场机遇,促进公司业绩增长。”
也有投资者关注我国核电设备的可靠性问题。
有投资者对中国广核提问,公司的核电站都建设在沿海地区,和福岛核电站似乎有些雷同,对公司在核安全问题方面是否有确保电站的安全性,同时对本次福岛排泄事件对公司股价的影响表示担忧。
中国广核回应道,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公司管理的在运及在建核电机组均汲取了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采取了系列安全措施,可抵御福岛核电站发生的超设计基准事故。
“公司始终坚守‘核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和‘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并将这一原则始终贯穿于核电站的设计、建造、运营、退役的各个阶段。凭借30余年的核电运营经验,公司已经建立了成熟的安全管理体系,公司高度重视安全,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安全管理没有终点,我们会时刻保持清醒,本着对国家、社会、股东、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高度负责的态度守护核安全。”中国广核进一步表示。
从核污水处理技术与能力来看,中国广核称,公司具备处理核电厂运营期间产生核污水的技术和能力,且已形成一整套放射性废弃物处理机制,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标准对放射性废弃物进行控制和处理,积极开展废弃物最小化工作,有效控制并尽可能减少放射性废弃物产生,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身,放射性废弃物排放量远低于中国允许的排放标准。各核电厂的三废管理系统已与相应电厂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