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风险在不久之前仍是一个看似遥远的外部因素,很大程度上未被市场机制捕捉,且尚未完全反映在资产价格上。但现在,这一情况正在迅速改变。从全球范围来看,气候风险将越来越多地反映在市场价格中,或将引发大规模的重新定价,涉及各个资产类别、行业及公司。
事实上,这已不再是重新定价是否会发生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一重新定价的转变过程会如何进行,是在政策措施、更完善的气候分析以及循序渐进的市场调整引导下有序展开,还是由一系列气候“明斯基时刻”触发市场情绪急剧下降。
重新定价趋势已现
一系列气候转变的风险已经开始反映在那些受到严格监管的高碳行业的市场价格中,例如能源、公用事业和运输等。比如,欧盟出台了政策,旨在量化碳密集型商品或服务成本,迫使市场在当前定价中考虑到未来的过渡风险。欧盟实施排放交易体系的第二阶段,导致欧洲两家最大的公用事业公司的市值在2008至2016年间损失了约90%。
煤炭行业也出现了类似的重新定价,我们看到全球煤炭资产正在贬值,煤炭公司的企业价值倍数(EV/EBITDA)全球最低而且其平均市盈率在全球各行业中排名倒数第二,仅次于区域性银行。
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面临的重大洪灾风险就可能对当地价值87亿美元的商品住宅产生影响。房产税占迈阿密年度运营预算的35%,而在即使有风险存在的情况下,投资者仍未考虑到气候的影响,而是继续购买当地的政府债券。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阻碍了市场为气候变化定价。首先,英国央行前行长马克·卡尼(Mark Carney)曾提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灾难性影响将超出绝大多数交易者和投资者的认知,他称之为“地平线的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horizon)。
其次,尽管人们已普遍意识到气候变化将增加像台风和飓风等极端天气的发生频率,但由于缺少这类极端事件发生时间和地点具体特性,从而导致人们还是较为缺乏紧迫感。
而且,市场并不擅长对非线性风险定价,常常会在这些威胁到达临界点前忽视了它们。
气候变化改革举措正在落实
建立碳排放交易系统这类的政府行动,在改变碳密集型资产的经济状况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进而可以在更大范围推动市场进行重新定价。随着更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与气候相关的政策措施,也很可能会对过渡风险进行更全面的重新定价。例如,中国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碳排放交易机制,这预计将推动中国的公用事业行业发生大幅重新定价。
然而,在政府政策之外,投资者也会观察到其他许多令人信服的理由,促使市场更充分地认识到围绕气候变化的风险。多种动态因素正将市场从对气候变化的沉睡中唤醒,从而真正认识到气候变化风险和碳排放的外部性。
首先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终于能更容易地获取到先进、细化的气候相关分析和建模。事实上,过去几年时间我们见证了一场围绕气候风险的“数据革命”。虽然还处于早期阶段,但这一趋势能够让投资者更好地量化气候风险,并区分筛选行业内公司。这种相对估值往往会促使资产的重新定价逐步发生。
其次,投资者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也正在驱动企业和行业对气候风险重新定价。替代蛋白质制造商Beyond Meat已经在亚洲推出了猪肉和牛肉的替代品。随着消费者的可持续价值观不断演进,在此推动下,中国和泰国等市场未来五年对植物性肉类替代品的需求预计将增长200%。
最后,由显著气候变化所引发的异常和灾难,已经多到不容市场参与者所忽视。澳大利亚去年的森林大火在整个国家肆虐,烧毁了8300多万英亩的土地。此外,去年大西洋的飓风季也特别活跃,被命名的风暴数量比以往都要多。这些全球气候现象无疑增加了当地对气候风险的认知。
循序渐进推进市场重新定价
上述因素或会进一步促进对气候相关风险的逐步或部分重新定价。
然而,政策需要时间才能落实,消费者偏好也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改变,新的数据也需要按部就班地被引入。如果没有这些随时间产生和积累的渐进式推进,市场可能会以大规模的变革性形式,出现突发的、无序的价格波动。据估计,单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明斯基时刻”就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导致高达20万亿美元的损失。
市场尚未将气候变化带来的全面经济转型纳入充分考虑。当价格发生转变时,无论它是渐进式还是突发的,都将对所有投资组合产生重大影响。明智并有远见的投资者才能够在这一变化的投资环境中规避风险、识别并抓住机遇。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