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社科院张跃文:外资机构战略投资国内上市公司有利于抵御逆全球化势力的冲击
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围绕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规则”、“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发挥部门合力加强监管”等三方面的内容。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部署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指明了重要的目标与方向,将对完善资本市场建设、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带来深远影响。
专家呼吁对外部股东参与公司决策做出更细致的制度安排
具体来看,会议提出,要“落实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法定职责和责任”,“健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推行内控规范体系”,这一信息被视为注册制下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资本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跃文便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对于股票市场影响深远,绝不仅仅限于股票发行的市场化和便利化,更重要的是对上市公司提升自身质量形成倒逼机制。
具体来看,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规则,落实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法定职责和责任,健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推行内控规范体系。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披露质量。
“在注册制下,企业发股上市效率更高,市场内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公司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会更加普遍,投资者的选择余地更大,股市‘卖方市场’格局会明显改观,股价与上市公司质量的关联度更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上市公司中的‘关键少数’将有更强动力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更好履行法定职责。这会与监管机构和交易所及行业组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形成合力,推动上市公司总体质量出现根本好转。”张跃文说道。
此外,针对“健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机制”这一表态,张跃文认为,监管机构应对外部股东参与公司决策做出更细致的制度安排。
在张跃文看来,机构投资者在成为上市公司股东以后,对于公司事务拥有法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目前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对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决策的态度不够积极,使得机构投资者不能很好行使知情权和参与权。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小,二级市场流动性好,机构投资者更愿意采用“用脚投票”的方式规避上市公司风险,导致机构作为外部监管者的职能缺失,部分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和实控人“一言堂”的情况严重。
“对于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应当给予更多支持,建议考虑对基金、信托和保险等特定机构投资者的单一公司持股限制适当放宽,鼓励上市公司在股东大会等特定场合为投资者安排更多议事时间,上市公司对于改善和维护投资者关系应给予更多重视和现实支持。大股东、公司管理层和机构投资者都是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相互制衡,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是上市公司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重要保障。”张跃文表示。
各监管部门密切合作有利于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在此次常务会议中,中央高层还指出要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包括支持优质企业上市,健全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收购和分拆上市等制度,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发债等制度等,并着重提出“允许更多符合条件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
在张跃文看来,外国战略投资者应当是对于上市公司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外长期投资者,战略投资者通常不仅给上市公司带来资金,更重要的是技术、市场和其他重要商业资源。长期以来,出于国家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的考虑,我国对于外资机构战略投资国内上市公司一直存有限制。
“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在充分考虑安全议题的基础上,根据国家对外开放总体布置,对外国投资者开放负面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并给予其国民待遇,允许其参与上市公司战略投资,以帮助提升我国上市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更好融入全球化进程,有力抵御逆全球化势力的冲击。”张跃文表示。
除了强调要建制度,推动金融开放外,常务会议也对强监管做出了部署,提出“要发挥部门合力加强监管。稳妥解决股票质押风险、违规占用资金、违规担保等问题。对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大幅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针对这一部署内容,张跃文认为:“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融资活动,具有较强的跨市场特征。在我国分业监管格局之下,单一监管机构很难获取所需要的上市公司全部活动信息,并且对于企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也缺少必要的处罚权力。因此各监管部门的密切合作,是妥善解决诸如股票质押、大股东占资和违规担保等问题的必要条件。”
至于提高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的违法违规成本,张跃文指出,新《证券法》实施后已经有了比较稳固的法律基础。目前需要监管机构投入更多资源及时发现和查处违规行为。鉴于我国庞大的资本市场规模以及投资者数量,金融科技和大数据分析在实时监控和案件处理方面的广泛应用,将是加强市场监管的必要手段。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