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基金公司,在2015年上半年时凭借着牛市的东风,从2014年9月份的不足200亿元规模,飙涨到2015年6月末的1024.92亿元规模。只是千亿门槛没能保持多久,不到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就跌到419亿元规模,规模变化之快让人咋舌。
这个命运跌宕起伏富有戏剧性的基金公司,就是申万菱信基金。押宝分级基金,申万菱信“分”中沉浮,业绩分化新人当道,老将业绩随“分”波动。分级之后,申万菱信无“实力”产品,发展前景“黯淡”。
押宝分级基金 申万菱信“分”中沉浮
提到申万菱信基金公司,就不得不提分级基金,在申万菱信的发展进程中分级基金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据《金证研》沪深金融组了解,所谓分级基金是通过对基金收益分配的安排,将基金份额分成预期收益与风险不同的两类份额,并将其中一类份额或两类份额上市进行交易的结构化证券投资基金。分级基金的优势是在基金内部进行风险分级,能够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虽然申万菱信基金成立于2004年,距今也有15年了,但一直不温不火,规模没有多少起色。2007年至2014年9月份,长达7年多的时间里公司规模一直在100多亿至200多亿之间徘徊,并呈现下降趋势。
分级基金的出现,让申万菱信基金管理层看到弯道超车的机会。申万菱信从2010年便开始布局分级基金,于2010年10月发行跟踪深成指以及中小板指数的宽基指数分级基金,申万菱信深证成指分级进取\收益分级基金。2014年随着市场行情转暖人气爆发,申万菱信再次加码分级基金,发行了三只分级基金产品,分别是申万证券分级基金、申万环保分级基金以及申万军工分级基金。
当时董事长姜国芳公开表示,坚持做出自己的特色才是基金公司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以申万菱信要做好细分领域,尤其是分级基金这一特色产品。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股市回暖,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提升。2015年上半年A股市场这波牛市,让分级基金杠杆效应发挥的淋漓尽致,股市中的利益各方赚的盆满钵满,这些分级基金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此时也正是分级基金这一类型产品的鼎盛时期。
申万菱信基金同样也受益于这波股市狂欢,和投资者对分级基金的青睐,实现净利润和规模的双巅峰。《金证研》沪深金融组了解,申万菱信基金2015年当年的净利润为5.03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9倍多。而基金规模从2014年12月末的486亿元,飙升到2015年6月末的1024.9亿元,短短半年时间规模增加了537.73亿元,增幅达到52.51%。
只是潮水退后,才知道谁在裸泳。2015年下半年后股市风云突变,大盘急转直下,出现股灾。市场交投低迷,投资者情绪悲观,市场偏好低风险产品。分级基金的高杠杆性让投资者损失惨重,而在分级市场上突飞猛进的申万菱信也受到重创。一千多亿元的规模只维持了不到三个多月,就从巅峰跌到9月末的419.69亿元,规模缩水了604.31亿元,申万菱信多年的努力付之东流。而受到分级基金的拖累,2016年后申万菱信基金的规模一直呈持续缩水状态,一直到2018年6月份的谷底228.36亿元。
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申万菱信基金净资产规模为238.52亿元,共有62只基金(份额拆分统计),分析其规模构成,其中货币型60.47亿元、混合型49.57亿元、债券型3.80亿元、股票型124.68亿元。固收类基金共64.27亿元,占其总规模的25.35%,权益类基金174.25亿元,占到基金总规模73.05%。但其实,在124.68亿元的股票型基金中,主动管理型股基规模仅有15.06亿元,其余均为股票指数型产品,而这其中的绝大多数又都是分级基金,可见分级基金对公司规模的影响力之大。
业绩分化新人当道 老将业绩随“分”波动
面对2019年这波牛市行情,申万菱信的业绩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业绩最好的,申万菱信消费增长混合,今年以来的业绩是42.13%。业绩最差的申万菱信多策略灵活配置C,今年以来的业绩回报为-3.08%。
申万菱信消费增长混合,这只基金成立于2009年6月12日,截止到2019年8月20日单位净值为1.459元,累计净值为1.86元,成立以来的增长率为103.13%。规模为1.30亿元(2019年6月30日数据)。其近6个月、今年来、近一年阶段涨幅分别为,27.42 %、44.01 %、31.65 %,均超越同类均值和指数的涨幅水平,位居同类产品前列。
而另外一只绩差基金,申万菱信多策略灵活配置C,该基金成立于2015年7月23日,截止2019年8月20日单位净值为0.9820元,累计净值为1.088元。成立以来的业绩回报为5.86%。规模为0.39亿元(截止2019年6月30日)。其近六个月、今年以来、近一年阶段涨幅分别为,-2.39%、-2.29%、-1.61%。而同期同类平均为13.23%、22.13%、15.41%,并且也同样跑输沪深300指数,同类排名均在后四分之一位置,常年垫后。而这只基金的问题并不是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欠佳或是没有和股市行情匹配,实际上是这只基金根本就没有像权益基金那样操作,主要持仓资产都是以债券为主。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基金经理是其最重要核心资源。申万菱信一共有十六位基金经理,行业内平均是14.99位,在行业内排名51/137。按照累计从事基金经理年限长短,如果将基金排队的话,任职年限在3年以内的“新手”共有8个;三至五年经验的共有4个;任职年限在5年以上的“老将”仅有4人。而任职年限在3年内的8人中,又有刘敦、任琳娜、林博程、张朋四人仅有一年多的任职经历,申万菱信的基金经理团队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
在16位基金经理中,任职年限最长的是张少华。从1999年7月至2003年1月在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任职,2003年1月加入申万巴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名申万菱信)筹备组。2004年2月正式加入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风险管理总部高级风险分析师、风险管理总部副总监,2009年3月起任风险管理总部总监,2010年2月起任投资管理总部副总监,现任申万菱信基金副总经理。2010年2月起任申万菱信沪深300价值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从经历来看,张少华是伴随申万菱信公司一起成长的老将,资历老,管理经验丰富。从2010年2月任申万菱信沪深300价值指数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算起,前后共单独或者合作管理过28只(份额分拆统计)基金。目前管理着申万菱信量化驱动混合和申万菱信量化小盘股票基金二只基金,管理规模为13.92亿元。从张少华管理过的基金类型来看,其主要负责权益类基金,尤其是分级基金的管理。
统计历史数据表明,在张少华管理的基金中有13只收益为负,有15只收益为正。业绩最好的是申万菱信申万证券分级,在2014年3月13日至2015年12月3日,共1年又265天的任期内,最佳业绩回报为82.97%。业绩最差的为申万菱信申万传媒分级B(该基金已经清盘),在2015年5月29日--2016年6月24日的一年又27天任期内,业绩回报为-86.63%。
再深入分析张少华任期内的业绩就会发现,其管理过的基金业绩良好的阶段,大部分时间都在2014-2015年之间,而这个时间正是中国股市经历一波牛市的时候,而其管理的分级基金通过杠杆放大了这种涨幅。基金业绩惨淡的时候,基本上都集中在2015-2016年之间,这段时间A股刚经历过一波牛市后,处于大盘到顶陷入持续回调状态,而其所管理的分级基金通过杠杆放大了这种跌幅。
分级之后无“实力”产品 发展前景“黯淡”
在申万菱信发展历程中受益于分级基金,也同样因为分级基金导致规模跌入谷底。截止到2019年8月19日,申万菱信共有12只分级基金,规模为153.78亿元,占到基金净资产总规模238.52亿元的64.47%,分级基金在申万菱信基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分级基金未来发展的空间已经逐渐缩小。
监管层鉴于分级基金的风险,已经停止新产品发行,而老分级基金也将在2020年后退出历史舞台。
2018年6月监管层再次明确列出时间表,到2019年6月底,总份额在3亿份以下的分级基金应完成清理;总份额在3 亿份以上的分级基金最后清理期限是2020年底之前。现有产品过渡期结束后,金融机构不得再发行或存续相关资产管理产品。这意味着分级基金在2020年底过渡期结束后将不复存在。
申万菱信至今还有12只,共153.78亿元的分级基金,这些基金占到总规模的64.47%。而现在距2020年底大限也只有不到一年多的时间了,这些基金该何去何从呢?
对于申万菱信基金来说,无非就三种整改方式:取消分级运作,A、B份额按照比例折算成母份额,最终产品将以母基金形态继续存在(即普通指数基金);将股票型分级基金转型成LOF型或增强型指数基金,医药、TMT等行业类的股票型分级基金转型为对应行业的主动型基金;一部分规模小流动性枯竭的分级基金直接清盘。
面对自2015年下半年后的净资产规模持续缩水,以及2020年分级基金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严峻形势,分级基金占比过半的申万菱信基金,相比其他的中小型基金公司转型之路更加迫切和艰辛。
关于未来战略发展,申万菱信基金负责人表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基金行业,公司一直在挖掘适合自身发展的“多元化+特色”之路,即坚持公募、专户、子公司、国际业务等多元化发展。其中,在公募基金发展中,挖掘以“指数量化”为特色的精品路线。
只是路线再精品也需要人才去实行,对于人才密集型的基金公司来说更是如此。自从2017年内部提升刘敦、任琳娜、林博程、张朋四位基金经理后,申万菱信就再也没有从外部引进人才或者内部提拨新人基金经理。而对于申万菱信来说要想实现多元化发展路线,需要储备更多的人才。
检验路线成果的唯一标准,就是业绩说话。虽然今年以来申万菱信的大部分权益类基金都能实现正收益,但如果同同期的沪深300指数涨幅相比的话,刨除掉固收类基金和2019年刚成立的基金,纳入统计的33只基金中,共有21只权益类基金跑输沪深300指数涨幅。这个业绩谈不上好,而在历史业绩中,诸多权益产品里面也仅有2010年以前成立的几只基金收益可观,其他则难有亮眼之产品。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规模多少至关重要。毕竟规模越大,收取的管理费也就越多。面对2019年上半年这波牛市,申万菱信表现怎么样了呢?很遗憾,相对于2018年12月末的净资产规模261.58亿元,2019年6月末的净资产规模为238.52亿元,少了23.06亿元。面对这波牛市,申万菱信的公募规模不增反减,再一次落后行业。
老战略遇挫,新战略尚未支撑大局,再加上权益基金经理人才乏力,业绩堪忧,规模缩水趋势依旧,种种弊端都在考验着申万菱信基金的高层。基金行业如今已经进入到红海,强者恒强已然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难有亮点的基金公司要想生存都十分艰难,申万菱信亦难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