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债券发行未能落地 长春高新剥离地产业务计划“泡汤”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1-27 09:02:16
每经记者 林姿辰 每经编辑 杨夏
官 宣 8 个 月 后 ,长 春 高 新(SZ000661,股价 157.85 元,市值638.75亿元)剥离房地产业务的计划以失败告终。
11月24日盘后,长春高新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1月23日收到控股股东长春超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超达集团”)出具的《关于终止收购高新地产股权有关事宜的通知》,超达集团决定不再收购公司持有的长春高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高新地产”)100%股权。
尽管长春高新表示,本次交易的终止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情况造成重大影响,但这让公司全身心“聚焦生物医药核心业务板块”的想法暂时搁浅,需要考虑对策以解决地产业务这个烫手山芋。
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已有1.16亿元的货币资金因为房地产行业监管被冻结,同时“现金奶牛”生长激素产品的增长在放缓,股价也在悄然滑落。
24.2亿元交易款落空
历史公告显示,长春高新立足特色地产开发与经营,在长春市先后开发了高新·怡众名城、高新·和园、高新·慧园、高新·君园、高新·海容广场、高新·容园等项目。
据了解,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经审计的总资产为65.64亿元、净资产为16.32亿元。
今年3月20日,长春高新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为聚焦生物医药核心业务板块,公司拟向超达集团转让所持有的高新地产100%股权,该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对价将由超达集团通过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形式予以筹措,相关债券的发行方案正在筹划中。
而根据最新公告披露,公司董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于4月17日通过相关议案,公司与超达集团及高新地产签署了《附生效条件的股权转让协议》(简称“《附条件协议》”)。公司拟出售持有的高新地产100%股权对应价格约为24.20亿元,超达集团拟通过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筹措本次收购资金。
5月8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相关议案,尚需达成《附条件协议》约定的全部前置程序后方可实施。
不过,前置程序并未顺利达成。公告显示,鉴于《附条件协议》约定的用于支付相关交易对价而筹划的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并募集金额相关事项尚未成功落地实施,同时综合考虑目前国家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要求、长春新区国有资本产业布局安排及超达集团实际经营业务调整情况等,超达集团根据《附条件协议》中“九、协议的生效、变更和解除”之“(三)协议的解除”的相关约定,决定终止发行可交换债券收购公司所持有的高新地产100%股权事宜,并解除前述签署的《附条件协议》。
长春高新表示,终止本次交易,是公司控股股东综合考虑相关政策要求、国有资本产业布局安排及实际经营业务调整情况,并根据相关协议约定的生效条件实现情况做出的。
事实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收购终止并非没有预兆。在10月24日的电话会议上,长春高新方面就谈及地产公司股权转让事宜,称“综合考虑相关融资方案要求及公司目前股票价格等实际情况,目前相关工作仍暂缓。”
生长激素业务增长放缓
根据长春高新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82亿元,同比增长10.73%;实现归母净利润36.12亿元,同比增长4.27%。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其中,拥有生长激素等产品的金赛药业实现收入81.1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5.24亿元;疫苗企业百克生物实现收入12.4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31亿元;中药企业华康药业实现收入5.1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28亿元;高新地产实现收入7.7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76亿元。
不难发现,房地产业务在公司的存在感最低,收入和净利润中占比仅为7.26%和2.10%。
事实上,近年来,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和服务业务在长春高新的收入占比一直很低,并且增长“拖后腿”。2022年,公司房地产业务实现收入6.44亿元,同比减少2.85%,服务业业务实现收入3410.71万元,同比减少7.76%。
房地产行业监管也让公司承受压力。截至2022年底,长春高新有1.16亿元的货币资金因为房地产行业监管被冻结;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有3.53亿元的货币资金因银行保函及房地产行业监管资金冻结。
因此,如何处理剥离失败的地产业务是公司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长春高新表示截至目前,高新地产充分结合行业扶持政策,加大营销推广力度,努力提升在售项目竞争力,持续去化库存住宅产品,加快推进了商业地产的租售工作,努力确保了其生产经营稳定有序。
而生长激素产品的市场拓展则是另一个难题。今年上半年,公司曾表示生长激素市场已到了足够规模。目前,公司尝试摆脱对生长激素产品的依赖,向集生物技术制药、基因概念、化学制药和中成药于一身的综合类集团化企业发展转型。但结果未现,股价已跌。截至11月24日,长春高新收盘价为157.85元,较公司3年前的历史高点已下滑76.92%。
官 宣 8 个 月 后 ,长 春 高 新(SZ000661,股价 157.85 元,市值638.75亿元)剥离房地产业务的计划以失败告终。
11月24日盘后,长春高新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1月23日收到控股股东长春超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超达集团”)出具的《关于终止收购高新地产股权有关事宜的通知》,超达集团决定不再收购公司持有的长春高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高新地产”)100%股权。
尽管长春高新表示,本次交易的终止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情况造成重大影响,但这让公司全身心“聚焦生物医药核心业务板块”的想法暂时搁浅,需要考虑对策以解决地产业务这个烫手山芋。
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已有1.16亿元的货币资金因为房地产行业监管被冻结,同时“现金奶牛”生长激素产品的增长在放缓,股价也在悄然滑落。
24.2亿元交易款落空
历史公告显示,长春高新立足特色地产开发与经营,在长春市先后开发了高新·怡众名城、高新·和园、高新·慧园、高新·君园、高新·海容广场、高新·容园等项目。
据了解,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未经审计的总资产为65.64亿元、净资产为16.32亿元。
今年3月20日,长春高新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为聚焦生物医药核心业务板块,公司拟向超达集团转让所持有的高新地产100%股权,该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对价将由超达集团通过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形式予以筹措,相关债券的发行方案正在筹划中。
而根据最新公告披露,公司董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于4月17日通过相关议案,公司与超达集团及高新地产签署了《附生效条件的股权转让协议》(简称“《附条件协议》”)。公司拟出售持有的高新地产100%股权对应价格约为24.20亿元,超达集团拟通过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筹措本次收购资金。
5月8日,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相关议案,尚需达成《附条件协议》约定的全部前置程序后方可实施。
不过,前置程序并未顺利达成。公告显示,鉴于《附条件协议》约定的用于支付相关交易对价而筹划的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并募集金额相关事项尚未成功落地实施,同时综合考虑目前国家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控要求、长春新区国有资本产业布局安排及超达集团实际经营业务调整情况等,超达集团根据《附条件协议》中“九、协议的生效、变更和解除”之“(三)协议的解除”的相关约定,决定终止发行可交换债券收购公司所持有的高新地产100%股权事宜,并解除前述签署的《附条件协议》。
长春高新表示,终止本次交易,是公司控股股东综合考虑相关政策要求、国有资本产业布局安排及实际经营业务调整情况,并根据相关协议约定的生效条件实现情况做出的。
事实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收购终止并非没有预兆。在10月24日的电话会议上,长春高新方面就谈及地产公司股权转让事宜,称“综合考虑相关融资方案要求及公司目前股票价格等实际情况,目前相关工作仍暂缓。”
生长激素业务增长放缓
根据长春高新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82亿元,同比增长10.73%;实现归母净利润36.12亿元,同比增长4.27%。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其中,拥有生长激素等产品的金赛药业实现收入81.1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5.24亿元;疫苗企业百克生物实现收入12.4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31亿元;中药企业华康药业实现收入5.1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28亿元;高新地产实现收入7.7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76亿元。
不难发现,房地产业务在公司的存在感最低,收入和净利润中占比仅为7.26%和2.10%。
事实上,近年来,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和服务业务在长春高新的收入占比一直很低,并且增长“拖后腿”。2022年,公司房地产业务实现收入6.44亿元,同比减少2.85%,服务业业务实现收入3410.71万元,同比减少7.76%。
房地产行业监管也让公司承受压力。截至2022年底,长春高新有1.16亿元的货币资金因为房地产行业监管被冻结;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有3.53亿元的货币资金因银行保函及房地产行业监管资金冻结。
因此,如何处理剥离失败的地产业务是公司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此,长春高新表示截至目前,高新地产充分结合行业扶持政策,加大营销推广力度,努力提升在售项目竞争力,持续去化库存住宅产品,加快推进了商业地产的租售工作,努力确保了其生产经营稳定有序。
而生长激素产品的市场拓展则是另一个难题。今年上半年,公司曾表示生长激素市场已到了足够规模。目前,公司尝试摆脱对生长激素产品的依赖,向集生物技术制药、基因概念、化学制药和中成药于一身的综合类集团化企业发展转型。但结果未现,股价已跌。截至11月24日,长春高新收盘价为157.85元,较公司3年前的历史高点已下滑76.92%。
下一篇:返回列表上一篇: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办法出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