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阳光下,东莞的发展又翻开新的一页。2021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时间的卷轴上将铭刻下这座城市GDP过万亿、人口过千万的经济社会发展大事记。
在平安中国的荣誉册上,东莞也留下了闪亮的一页——蝉联全国平安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并被授予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称号,成为全国60个获得该称号的城市。
一
“长安杯”取“长治久安”之意,被誉为我国平安建设领域“皇冠上的明珠”,是我国综治领域时间跨度最长、涵盖内容最多的一项综合考评,只有连续三届12年获评“全国先进”的地区才能入围。2017年以来,东莞两次问鼎“长安杯”,这意味着东莞已经连续16年在平安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
十余年磨一剑,这个成绩是东莞“拼回来”的。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经济快速腾飞,实现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员前来就业创业,也由此成为全国本地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比例倒挂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作为一座实际管理人口1300多万、外来人口逾1000万的特大城市,人流、物流、信息流高速流动,社会结构复杂、城市文化多元、风险挑战多变,社会治理难度不言而喻。
这也意味着平安东莞建设绝不是一次短期性的“百米冲刺”,而是一项长期性的“马拉松”。过去的16年间,东莞牢牢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根本要求,始终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纲举目张、全面推进,持续唱响绿色发展和平安稳定“协奏曲”,不断打造平安东莞建设“升级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东莞样本”。
特别是近五年来,东莞一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成功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国首批试点城市,获评“中国法治政府奖”,连续三年平安建设考评位列全省第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群众满意度全省第一,“两抢”案件“断崖式”下降98%;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以“东莞速度”“东莞温度”有效“战胜”了多轮疫情反扑;同时,地区生产总值连跨7000亿、8000亿、9000亿三大台阶,初步预计2021年可迈入万亿大关……在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之间形成了彼此促进、相得益彰的良性互动。
可以说,“长安”已成为东莞亮丽的“城市名片”,成为城市美誉度、社会和谐度、群众满意度的重要“金字招牌”。
二
平安建设与市域社会治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对于东莞这样的特大城市来说,探索永远在路上。
日前,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这是为东莞迈入“双万”城市新阶段的发展举旗定向的一次大会,其中也对“东莞之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未来,东莞将加快打造大湾区七大“新高地”,其中一项就是打造和谐善治新高地。
未来五年,东莞要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法治东莞平安东莞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市民归属感持续增强,加快打造特大城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东莞样板。
面向未来的现代治理、更高水平的平安东莞是什么样?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更有力。东莞特殊的人口结构与分布决定了,摸清包括城中村、出租屋人口在内的基层基础信息,管理服务好流动人口,东莞的社会治理就成功了大半。未来,东莞将全力推进党组织和党员等资源力量向基层“神经末梢”下沉,构建基层综合服务体系,基层治理将更精细、应对处置风险将更精准。
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更优化。将“平安之力”藏于人民,未来,将有更多东莞市民参与到莞爱志愿者、东莞义警的队伍,也会有更多社会组织与团体参与协同治理,作为城市主体的市民也将成为城市治理的解题者,“东莞之治”将更有烟火气、更有人情味。
科技赋能数字治理更聪明。未来,东莞将以“智网工程”为社会治理中枢,构建基层治理村级综合调度体系,实行“大数据+指挥中心+综合网格”管理。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越来越多出现在城市治理中,“东莞之治”将更聪明、更智慧。
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常态化、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打造“莞邑调解”品牌、深化平安文化建设……一系列“硬举措”将持续激活平安“软实力”。
我们乐于见到,千万市民与东莞共生共荣,“此心安处是吾乡”。
【记者】郭文君
文章来源:南方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