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货币政策委员会当地时间1月4日宣布,波兰国家银行(NBP)的主要利率将提高50个基点至2.25%。波兰央行也由此成为2022年首个宣布加息的国家银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波兰等国家的加息目前或许无法真正缓解通胀压力。
波兰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委员会未来几个月的决定将继续旨在将通货膨胀降至与NBP中期通胀目标一致的水平。路透社报道指出,波兰央行加息暗示着其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收紧,该国正在努力应对20多年来最快的消费价格增长。
“加息对缓解通货膨胀不会有太大改善。”陈凤英表示,去年,也有不少国家选择加息,但是这种加息是被动的,主要是为了应对本国货币进一步贬值以及资本外逃。
陈凤英表示,这些国家的加息与美国主动的加息有着显著不同。“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国家,包括欧洲国家,都在被动地调整宏观政策,没有主动权。因为美元霸权依然存在,世界主导货币还是美元。”
随着全球性通货膨胀愈演愈烈,全球多家央行近来透露2022年的“加息”意愿,试图缓解通胀压力。陈凤英对此表示,当前的全球性通胀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沉痛的打击。她指出,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已经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些国家的GDP增长并没有很高,而通货膨胀又吃掉了他们经济增长的部分,他们的外汇储备已经不多。巨大的疫苗鸿沟以及去年年底出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更是给这些国家的经济造成了进一步冲击。
陈凤英还指出,全球性通货膨胀给低收入人群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通货膨胀会造成民众的恐慌心理,在这种情况下的支出是一种“痛苦支出”。“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普通百姓的生活会非常困难。”
谈及造成当前全球性通胀问题的原因,陈凤英指出,这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原因非常复杂。首先,新冠疫情的反复令全球供应链出现问题,供应中断是导致通胀的一个重要原因。供应链的中断导致市场供需失衡,煤炭、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市场供应跟不上市场需求。
其次,能源价格上涨则是这次通货膨胀的最大推手,其背后是目前全球面临的能源转型问题。“目前的能源转型是直角形,没有弯度。”陈凤英说,去年全球供应链出现问题,新能源没有接上,传统能源又缺少投资。投入产出不均衡,新能源急需技术突破。
此外,陈凤英还表示,全球通胀的另一推手是疫情期间各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宽过度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而紧张的国际关系也导致国与国之间沟通困难。
“今年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可能会讨论全球性通胀的相关问题。”陈凤英强调,国际组织与国家间的沟通协作或许可以改善目前的局面。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