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首批可转债打新来了!不仅有高成长的科创板品种打头阵,同时还有高中签率的“明星”品种登场。
1月4日,博瑞转债正式开启网上申购,这既是2022年首只可转债新券,同时也是科创板第五只可转债。
与此同时,发行规模高达70亿元的隆22转债也将于1月5日发行,这或将是今年第一只高中签率的转债品种。据投行人士测算,整体有望实现“四户中一签”的概率。
不仅如此,监管部门可转债批文发放进度亦在提速。除兴业转债的500亿元发行规模之外,近一个月内,还有规模近300亿元的转债发行预案获得批文。
投行机构预测,今年1月,有可能是新一轮可转债发行高峰,也有望开启新一轮可转债打新盛宴。
科创板可转债成“香饽饽”
1月4日,博瑞转债正式启动网上申购,评级为AA-,发行规模为4.65亿元。这也是科创板第五只可转债。
从目前来看,科创板可转债备受投资者追捧。
2021年2月,可转债市场迎来了首只科创板品种——嘉元转债(179.960, -8.48, -4.50%)。在过去一年中,嘉元转债的表现一鸣惊人,在短短一年中涨幅一度达到130%。这一表现也极大激发了市场对于科创类可转债的浓厚兴趣。
科创板主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于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业绩往往存在高波动性,因此,通过可转债这种保底收益的方式参与科创板也成为诸多机构的选择。
数据显示,泰康资产鑫亨·纯债1号养老金产品、鹏华可转债基金、汇添富可转债基金均重仓了嘉元转债。
在过去一年中,除了嘉元科技(117.910, -8.43, -6.67%)之外,金博股份(335.000, -22.99, -6.42%)、天合光能(66.830, -5.35, -7.41%)、华兴源创(36.500, 0.52, 1.45%)等科创公司也纷纷通过发行可转债进行了再融资。
从市场表现看,金博转债(160.050, -5.85, -3.53%)最高涨幅95%,年度收盘涨幅65%;天合转债(163.260, -8.07, -4.71%)最高涨幅83%,收盘涨幅76%。刚刚上市不足一个月的华兴转债(130.070, -0.33, -0.25%)年度涨幅29%。
公开信息显示,此次发行方上市公司博瑞医药(32.980, -1.84, -5.28%)(维权)是国内颇具实力的化学药物合成与生产技术平台之一,同时也是全球规范市场高端化学仿制药产业链中的重要市场竞争者之一,多项药物合成技术实力处于全球先进水平。
东北证券(8.800, -0.05, -0.56%)的分析报告认为,此次博瑞转债初始转股价格为35.68元,转债平价102.89元,纯债价值约为82.79元。博瑞转债首日目标价有望达到121元至127元。
隆22转债有望“四户中一签”
1月5日,隆22转债将启动发行。这是光伏龙头隆基股份(81.470, -3.39, -3.99%)发行的又一只可转债品种,规模70亿元,评级AAA。从发行规模来看,这应该是今年发行规模较大的一个转债品种。
中金公司(48.860, -0.24, -0.49%)的分析报告认为,隆22转债初始转股价为82.65元,最新平价约为98.28元,债底约为91.29元,债底保护性强。
公开资料显示,隆基股份已经形成了从单晶硅棒/硅片、单晶电池/组件到下游单晶光伏电站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其中单晶硅棒/硅片和单晶电池/组件业务是公司的核心制造业务。
中金公司表示,隆基股份自有电池与组件产能分别为37.3GW与57.7GW,虽然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但自有电池产能较组件存在一定产能缺口,此次募投项目均为电池产能扩充,将保障公司内部供给与提升技术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隆22转债的发行规模高达70亿元,且没有网下发行环节。“如果老股东配售比例不高,网上中签率有望达到‘希望转2(142.700, 2.70, 1.93%)’的水平,整体有‘四户中一签’的概率。”一位转债研究人士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末,隆基股份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并未超过50%,其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仅为14%。
去年11月,农牧巨头新希望(17.100, 0.90, 5.56%)发行了81.5亿元转债,中签率为0.0230951278%。其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66%。
可转债批文发放提速
数据显示,监管部门可转债批文发放进度亦在提速。除兴业转债的500亿元发行规模之外,近一个月内,还有规模近300亿元的转债发行预案获得批文。
兴业证券(9.690, -0.17, -1.72%)分析师左大勇分析表示,由于近期批文集中发放,可转债发行有望再提速,本轮有可能是可转债新一轮的供给高峰。复盘历史上几轮可转债供给放量情况来看,以目前的存量规模来预测,此次可转债集中上市的规模不太可能会出现2017年四季度时对市场的那种冲击程度。并且,从流动性、政策、股市表现来看,也很难造成全局性的冲击。同时,目前转债估值依然处于历史高位。
“高估值与高供给有望为打新投资者带来不错的低风险收益。”上述转债研究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