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宏观资讯
改革创新不会停止 做连通服务的桥梁纽带――专访港交所联席营运总监陈翊庭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时娜 唐燕飞  发布时间:2023-05-24 10:11:50

沪深港通大幅扩容、向特专科技公司敞开大门、进一步完善ESG信息披露、“互换通”落地、人民币计价港股6月份上线……今年以来,港交所快马加鞭推进各项改革,各种举措接连出炉。

  回望五年前,港交所在2018年掀起了“25年来力度最大”的改革,打破“同股不同权”的上市限制,成为颇受新经济公司青睐的上市地。如今,港交所再次祭出改革组合拳,以“变”应变。此次改革,港交所有着怎样的目标?目前各项改革进展如何?未来还有哪些计划或安排?近日,就备受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上海证券报独家专访了港交所联席营运总监陈翊庭。

  改革逻辑:

  持续创新产品、优化服务

  上海证券报:今年以来,港交所启动了一系列改革,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系列改革?港交所此时推出新一轮改革有着怎样的深意?想要达成怎样的目标?

  陈翊庭:交易所是一个纽带,将有资金的人与需要资金的人连接起来,因此我们是服务企业与投资者的。港交所是一家跨市场的国际交易所,不仅服务香港的投资者和企业,还有内地与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企业。

  针对投资者,我们每天在思考的是:把产品尽量做得更丰富,否则投资者会觉得“不过瘾”。因此,我们近期上线了更多的期权和衍生品、ETF等品种,推动互联互通标的持续扩容,准备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产品类别充分了,交易所的吸引力才会更大;提供高效而规范的服务,交易要顺畅、快速、便捷,港交所要充当好“产品经理”的角色。

  面向发行人,我们同样要做好服务,建立一套健全的上市机制。比如,上市规则新增18C章,对未商业化的科技企业打开大门,特别要照顾到研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的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为投资者尽早捕捉到这些企业的投资机会搭建桥梁。

  我们希望上市规则能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特别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科技企业,比如人工智能、芯片、生物医药类企业,它们是国家政策支持的产业,但研发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果我们沿用传统的上市规则,可能就会错过这些科技企业,或者它们上市的时间会推迟。

  我们将持续推进上市机制的创新。2018年,港交所在上市规则中增加18A章,允许未有营业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2021年推出18B章,支持SPAC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2023年,港交所针对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再推出18C章,这是18A的延续与升级。

  目前,尽管我们还没准备好18D章的内容,但创新不会停止。港交所在全球范围内与其他交易所竞争,就必须要不断去思考如何创新产品、优化服务。

  沪深港通:

  提升港交所竞争底气

  上海证券报:今年3月,互联互通迎“史上最大扩容”,符合条件的外国公司首次获纳入港股通标的。您怎么看此次扩容的重大意义?您如何评价互联互通机制?

  陈翊庭:自沪股通2014年推出以来,互联互通已平稳运行9年,规模不断增长,机制不断优化,相关生态圈蓬勃发展,为两地资本市场带来双赢。

  3月的新一轮扩容是沪深港通推出以来最大的一次扩容,既有北向(沪股通深股通)的扩容,也有南向(港股通)的扩容。这意味着港交所将为内地投资者和国际投资者都提供更丰富的投资机遇,有助于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吸引力。

  北向扩容共涉及1000多只A股,大大拓宽了国际投资者投资沪深股市的范围,有望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国际流动性。

  外国公司股票纳入港股通标的,是沪深港通机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提升香港新股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将大大提升外国公司将港交所作为上市地的吸引力。

  内地拥有广阔的市场和数量众多的投资者,将外国公司纳入港股通,意味着在港交所上市的外国公司将来也可以利用内地市场充裕的流动性。而且,很多境内投资者可能恰好是这些外国公司的消费者或用户,有助于公司提升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和知名度。这对于很多外国公司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新一轮上市改革:

  市场反应热烈收到大量建议

  上海证券报:港股开启了新一轮上市改革,允许未商业化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您对此次改革有何期待?目前市场反响如何?

  陈翊庭:差不多两年前,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给我们介绍了专精特新行业的发展,并询问我们是否可以优化上市规则,匹配这些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受他的建议启发,我们开始做大量研究,调研市场是否有这样的需求,投资者有没有相关的兴趣。

  去年10月,我们针对在上市规则中增设18C章展开市场咨询,市场反响很热烈,一下子收到了100多份书面意见,还有大量的没有成文的口头意见。以往,在我们推出市场咨询的时候,提出意见的多是中介机构,如券商、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而这次则收到了大量来自企业的书面建议,它们对来港交所上市很有兴趣,也有迫切的融资需求,所以非常积极地向我们反馈建议,争相想做第一批上市的企业。

  我们花费了几个月时间整理和分析这些意见和建议,期待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新规能为科技公司更早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提供机会,也期待香港资本市场的竞争力能得到持续提升。

  现在,我们尚未收到正式的基于18C章提交的上市申请,因为根据港股上市规则,在正式提交上市申请前,企业需要对保荐人进行任命,任命期最少需要满两个月才能递交上市申请表。预计很快就能看到首批递表的企业了。

  人民币港股:

  推出时机已经成熟

  上海证券报:请介绍一下港股新增人民币柜台的运作模式,它的推出有什么意义?现在推出人民币柜台时机是否已经成熟?如何保障它真正具有流动性?

  陈翊庭: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有很多种,重要的是投资者持有人民币,且有丰富的投资渠道可作选择。港股有2500多家上市公司,增设人民币柜台,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渠道。

  香港已成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截至2022年底,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接近10000亿元;全球离岸人民币结算业务约75%在香港进行。使用人民币结算双边贸易,当前正越来越受欢迎,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已可以用人民币结算。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很多是内地企业,潜在投资者普遍持有人民币。所以,港交所推出“港币-人民币双柜台模式”时机已经成熟。

  在制度设计之初,我们考虑到人民币柜台与港币柜台的交易量不同,或将产生价差,因此在两个流通的池子之间,我们引入了做市商机制(即“双柜台庄家模式”)。做市商通过不断向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即“双向报价”),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可以激活这些股票的流动性,缩小价差。在制度设计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从事流通量供应活动的市场庄家在进行特定交易时可以豁免印花税。

  截至5月19日,申请增设人民币柜台的企业已有23家,均为港股市场大市值公司。据统计,这23家企业合计日均成交量占港股日均成交量的近四成。这些公司也是做市商愿意做市的股票,它们的市场需求很强劲。

  ESG:

  三个维度推动相关工作

  上海证券报:现在资本市场对于ESG已经越来越关注。港交所在提升上市公司的ESG表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翊庭:港交所主要从三个维度推动ESG相关工作。

  首先,作为2500多家上市公司的监管机构之一,港交所要求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只要在港交所上市就必须披露,这个要求提升了上市公司对ESG的认识,也间接引导上市公司去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其次,作为上市平台,港交所还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和项目持续提供融资支持。在企业披露ESG过程中,我们看到许多基金更愿意投资ESG披露完善的企业。我们也支持基金公司开发ESG方面对应的ETF产品,为长期资金投资提供便利。

  最后,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港交所在日常运营和业务发展中,一向以最高的ESG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其他上市公司树立良好的榜样。

  港交所在4月14日刊发咨询文件,就建议优化环境、社会及管治框架下的气候信息披露征询市场意见。港交所优化ESG信息披露的大原则是帮助实体企业进行低碳转型,披露ESG报告的终极目标是企业的可持续增长与发展,推动企业重新设计可持续的商业体系,并兼顾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包括地球上的生命、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等。

  除了ESG中的“E”,我们在“S”和“G”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社会管制方面,我们特别关注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独立性是否足够。我们在2021年修订了《企业管治守则》及《上市规则》条文,要求如果董事会内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已在任超过九年,那就应委任新的独立非执行董事。独董要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是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改革创新不会停止 做连通服务的桥梁纽带――专访港交所联席营运总监陈翊庭
港股科技股多数走低 联想集团跌超5%
港股科技股多数走低 联想集团跌超5%
AI赋能成看点 传媒领域公司遭机构“刨根问底”
欧洲股市主要股指收跌
世界银行看跌大宗商品 全球资本减持原油期货 新兴市场国家外债兑付压力再升级
美债全乱套了!“X日”恐慌笼罩下 公司债比国债还安全?
奢侈品股票市值一日跌去300亿美元 美国需求疲软下市场获利了结?
网站建设 东莞网站建设 网站建设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