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从60米高空倾泻而下,铺满整个场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创意令人记忆犹新。背后支撑这幅壮美画卷的,是济宁市兖州区一家企业研发制造的钢结构产品。
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好“十大创新”,其中加强科技研发创新和加强人才引育创新被排在了前两位。
近年来,济宁市围绕创新引领,打造“两图谱三平台”,让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
新技术撑起“冰瀑”之美
3月15日,山东经典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号车间,机械臂挥舞、焊花四溅,传动轮轴上,一条条厚约10毫米、长几十米的钢板被焊接成钢结构横梁。“‘冰瀑’钢结构就是在这个车间制造出来的。”公司行政办主任苏昭方介绍,“冰瀑”钢结构的难点在于时间紧、精度高,螺栓与螺孔以及预留螺孔与显示装置螺孔要分毫不差地吻合。
停留在人工和半自动化状态的传统生产线,显然难以胜任如此“苛刻”的任务。
“我们打造了两张图谱,一张是全市企业研发需求图谱,一张是全国技术成果分布图谱,一需一供就像两张拼图,接口匹配就能拼出美丽的‘创新图案’。”济宁市科技局科技规划与资源配置管理科科长梁晨光介绍。为补齐济宁缺少“大院大所”、企业产学研合作渠道单一等短板,去年初,济宁市科技局围绕本地先进制造业和优势主导产业,绘制科技研发供需两套图谱,建立起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精准对接机制。一方面聚焦企业技术难点、攻关方向,另一方面梳理相应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技术成果,两类信息相互对应、按月更新。
目前,济宁市绘制发布高端装备、新材料、信息技术等7期图谱,收集企业技术需求475项、产业共性技术需求212项,涉及国内外87所高校院所854项技术成果。翻开图谱,由纲及条到目,看起来密密麻麻,用起来像查字典一样方便快捷。
正是得益于两张图谱,山东经典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对接上包括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在内的3家科研机构,使得“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绿色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这一关键项目得以逐步攻克——生产线由离散式升级为流程化,激光切割为等离子机器人切割所代替,传统面罩焊接改为可视化遥控焊接,尤其是多丝埋弧焊技术,既节能20%又将焊接效率提高20%-30%,从而成功地为北京冬奥会交付了产品,为观众呈现出壮观的“冰瀑”之美。
科研“相亲会”上牵手专家团队
围绕创新图谱,济宁市还打造了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嫁接专利导航和产学研合作对接三个平台,线上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线下在对接活动中建立合作。在科技研发上一向“自力更生”的山东铭德机械有限公司首先尝到了甜头。
“当前石材资源紧俏、价格走高,直接开采和固废污染带来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研发固废破碎设备,让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是大势所趋。”山东铭德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凤国坦言,他们虽然看到了市场机遇,却迫于技术壁垒迟迟未能研发出产品。
3月16日,记者一进公司大门,就被一台小型“集装箱”吸引了过去。“这是我们为中铁集团量身定制的履带反击式移动破碎站,这边‘吃进’建筑垃圾,那边”吐出“建筑材料,全程低噪音、无污染。”韩凤国绕着箱体边走边说,这台“大家伙”的诞生源于公司和山东大学的一场“姻缘”。
起初,韩凤国在济宁市综合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上输入技术需求,山东大学一项“颚式破碎斗”研发技术信息吸引了他的目光,双方很快建立了联系。“至少每月一次的产学研对接活动就像相亲会,专家教授和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看对了眼、聊投了机,就能立即签合同。去年的23次活动,共签订109项合作项目。”梁晨光说,基于企业这一意向,他们在当月的产学研对接活动上有意请来了山东大学科研团队。双方一拍即合,合作迅即展开。
移动颚式破碎斗产品很快量产,不仅成为山东省首台套产品,还于去年11月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前不久,颚式破碎斗的升级版——履带反击式移动破碎站也成功下线,可实现智能环保高效一体化无人破碎。新产品在降耗10%的同时将破碎效率提高了5倍,首批下线的7台已全部售罄,新订单排到7月份。目前,公司已与5家高校建立合作,获得71项专利、4项团体标准,参与起草两项国家行业标准。
“科技部门的角色就是‘媒婆’。‘两图谱三平台’建立以来,市本级发放涉及产学研合作的财政扶持资金3243万元。”济宁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科技局副局长苏振说,济宁还实施产业创新重大技术“全球揭榜”制度,面向国内外高校院所公开征集攻关方案,择优给予政策支持。去年,济宁市新引进合作高校院所86家,新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17个。日前,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济宁市排名第51位,是2017年创成国家创新型城市以来取得的最好位次。
文章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