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上下感恩奋进、勇立潮头,继续当好中山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12月28日,火炬区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市委副书记、火炬区党工委书记陈文锋在会上如是说。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传达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以及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市委十五届一次全会精神。
12月29日,火炬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民众街道党工委书记黄宇健主持召开民众街道党工委会议,传达市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会议强调,民众街道要当好助力火炬区打造中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
南方日报记者何伟楠
刚刚闭幕的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了“一个大战略、两大攻坚战、一篇大文章、五大工程、一个坚强组织保证”的发展思路,赋予了火炬开发区全新的发展定位。大会报告指出,中山要凝心聚力、坚定不移向东发展,以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为桥头堡,引领带动全市学习拥抱深港,深度对接珠江东岸。要突出火炬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功能,打造中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标杆、中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全国一流国家级高新区。
当好中山创新发展“主引擎”,火炬区为什么能?凭什么行?
面对重大机遇和挑战,火炬区正在用全新的精神面貌,以信心、决心、能力,回答时代之问。
“行”的底气
党代会报告指出,火炬区要努力打造中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标杆、中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示范区、中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全国一流国家级高新区。
“我们有信心实现这些目标!”黄宇健表示,面对历史性发展机遇,火炬区的发展信心来自去年破局发展的有效实践,来源于市委、市政府的大战略、大谋划。
“有信心”,这不是一句空话。
过去五年,中山市引进了光子科学中心和先进低温技术研究院,建成了中国检科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等高端科研平台。这些新增的高端科研平台中,有两个坐落在火炬区。
过去五年,中山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300家,省市创新科研团队增至50个,在这一阵容里,火炬区企业和科研团队成为绝对的主力军;全市企业中的创新型人才里,火炬区人才占比达到40%,且越是高级别的人才,占比就越高。
优势还体现在上市公司、领军企业、百亿级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领域。例如,全市两家领军企业都位于火炬区;全市两家百亿级制造业企业全部集聚在火炬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火炬区占全市26.25%左右;火炬区已有11家企业实现境内外主板上市,未来5年内,拟上市的企业还有30多家。
目前,火炬区纳入广东省自贸区联动发展区建设的方案落地,仅剩下“临门一脚”。火炬区还承担着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区等10多个国家级、部级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任务。
火炬区的底气,还来自于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
建设深中产业拓展走廊,火炬区是主战场、主阵地。一张立体化的黄金交通网,正在周边紧密编织。围绕着火炬区,除了5大机场,未来还将有5个轨道交通项目。
随着深中通道的建设,火炬区与深圳之间的“距离感”正在消除。按照规划,火炬区将有南北两个方案可直接接驳深中通道,实现30分钟直达深圳。南线,通过马鞍岛接驳深中通道可直达深圳前海;北线,通过南中高速接驳深中通道万顷沙支线,可直达深圳宝安。
纵观全市,有两条高速公路直接接驳深中通道的镇街,只有火炬区;同时快捷通达深圳宝安、前海和广州南沙的镇街,也只有火炬区一个。
这样的火炬区,没有道理不行。
大战略新目标
此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中山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东承、西接、南联、北融”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战略。
当前,中山高质量发展的“胜负手”在于“东承”,而“东承”的主阵地在火炬区、翠亨新区。火炬区拥有“东承”的优越产业基础、空间条件,深中之间丝丝入扣的相互需求和共同利益,为火炬区承接深圳高端产业资源外溢打下了坚实基础。
牢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火炬区正在全力建设深中高技术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示范、省级以上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的试点、年轻人和科学家创新创业宜居的大湾区高地。目前,火炬区已经明确将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平台,其中5个是新建平台,5个是“工改”平台。
“没有高新创业链条融入,就不叫高新区。我们一定要铁下心凝心聚力地建设中山乃至湾西创新发展的‘主引擎’。未来5年,我们给自己制定了几个‘小目标’。”黄宇健介绍,“十四五”期间,火炬区计划建成4个连片万亩以上的产业园区,且全部要建成省级以上的产业园区,全部要建成创新链深度融合的高技术园区。一切的园区配套,都将向年轻人和科学家倾斜。火炬区今年有望建成全市首个万亩级、产值超千亿元的专业产业园区。
今年,中山启动镇街统筹,也为火炬区和民众街道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空间,赋予了全新的使命。
位于整个统筹区侧的中山港片区,未来的发展战略在于“精”,通过发展空间、资源要素、产业链条等方面的优化配置和深度整合,产业布局精益求精;同时立足于城市更新,实现管理的精细化、效益的精品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民生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位于统筹区北侧的民众片区,重点在于“拓”,迅速抓住当前的有利机遇,大力整备土地资源,着眼长远谋划产业布局,深入推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拉开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重燃血性
今年以来,火炬区下定决心解决了困扰发展20多年的中山港西桠片区征地工作;当前,民众街道领导干部带队深入一线,全力推动南中高速项目征地工作,啃下了一个个过去“啃不动”的“硬骨头”。
“我们当前面临的发展问题,都是积累已久的难题。但是,只要我们坚定发展的决心,就一定不难。”火炬区党代表表示,10多年来,火炬区的党员干部和企业家,都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发展劲头;过去两年,在疫情来袭的情况下,又锻炼出了能打硬仗的硬朗作风。火炬区未来发展的希望寄系于此。
“重燃杀出一条血路的血性,我们就一定行。”代表们纷纷表示,这次党代会报告里多处提到“中山要坚决打赢打好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对于火炬区来说,“没有退路”,就是“只有出路”。
“要发展、不要躺平,要破局、不要保险。2022年,就一个字,‘干’!”陈文锋表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就是雄关漫道,火炬区“而立”之后再出发,必将一往无前、风雨兼程,不达目标不言弃。
寻回少年心气,新的气象正在发生。
今年“3·28”期间,火炬区签下11个项目,总投资78亿元,拟新增产值600亿元,产生了六大“项目王”;4个国家重磅平台同时入驻,“国家队”进一步壮大;中山首个硕博联合教育培养研究院落地,人数规模逾千……
继去年首创全市“拿地即动工”模式之后,火炬区又推动“个案变为常态”,刷新并保持了16分钟“拿地即动工”的全市最快纪录,一大批重点项目在这一背景下集中动工。
在火炬区的统筹下,民众街道也正从一个传统农业镇蝶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发展的崭新“策源地”,迸发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今年以来,民众街道整备出120亩工业用地,立即吸引了4家拟上市公司总部项目落地,未来达产产值预计可达80亿元,明年3月将有望实现全部供地。
“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谋划新发展;在全新的赛道上,追求更大的进步。”火炬开发区党工委委员、民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黄声群表示,在全新的镇街统筹格局下,民众街道正在找准自己的全新定位,全力整合各方面发展资源,将重大产业平台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总抓手”,将工改村改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口”,必须将土地整备作为拓展未来空间“落脚点”,全力谋求民众街道的高质量发展。
一旦出发必须到达,不破楼兰终不还!锚定市第十五次党代会赋予的4个定位,慎思、敢闯、笃行,全力做好中山“东承”文章,当好全市创新发展“主引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火炬区,仍是那个“先行兵”!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