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多,央行再度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12月7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发布的再贷款、再贴现利率表显示,支农、支小再贷款当日起下调0.25个百分点。下调后,3个月、6个月、1年期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7%、1.9%、2%。此外,再贷款、再贴现利率表还显示,金融稳定再贷款利率为1.75%,再贴现利率为2%,与上期持平。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此前2020年7月,央行曾下调了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调整后,3个月、6个月和1年期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利率分别为1.95%、2.15%和2.25%。
所谓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有特定用途要求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支小再贷款、支农再贷款、扶贫再贷款、绿色再贷款等。
就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王刚12月9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总量支持基础上的结构性支持,体现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加力支持。”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持类似看法:“本次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充分体现了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发力,更有利于确保资金直达实体经济短板领域和薄弱环节,但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并没有发生变化。”
范若滢向记者分析:“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三农’、小微企业作为经济中的薄弱领域,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需要通过加强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减轻综合融资成本。因为今年以来,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与需求不足双重压力。一方面,由于受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企业经营成本显著上升;另一方面,疫情反复导致内需恢复不及预期,也对小微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
因而当前,“三农”、小微企业仍是经济发展中的薄弱领域,需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10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国内局部地区疫情散发、洪涝灾害以及周期性和政策性等因素影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在连续4个季度上升后,已连续2个季度下降。三季度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6.7,比上季度下降0.5点,低于去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水平,处于去年三季度以来的最低点。
有助降低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成本
受访专家认为,此次央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将有效降低中小银行成本与中小企业成本。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记者表示:“‘三农’、小微企业仍需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从量方面看,截至今年9月末,支农和支小再贷款余额约为1.47万亿元,今年四季度还将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提高中小银行信贷投放能力;从价格方面看,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有助于降低中小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引导中小银行降低‘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精准滴灌’和‘直达实体’的作用。”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董琦在研报中也指出:“央行再度下调再贷款利率,主要目的是增强再贷款资金对信贷的撬动作用。此类调降针对‘支农、支小再贷款’资金,与央行三季度货政报告对于‘稳信贷’的要求一脉相承。同时,除了支持再贷款,此再贷款利率调降时点发生在全面降准之后,体现央行当前‘防风险’和‘稳增长’目标再平衡的导向。”
因而董琦也认为,对银行而言,2022 年支小再贷款规模也将达到1万亿元左右,本次“降息”将有效降低中小银行成本,引导金融资源流向制造业、中小微企业。
此外,对企业而言,本次“降息”定向特征明显,此次调降之后企业端的贷款利率也将从平均5.5%下降至5.25%,有效降低中小企业成本。
再贷款利率下调并非“降息”
在业界专家看来,再贷款是指央行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而非资产,再贷款利率下调是降低银行负债的成本而非降低贷款利率。因此,此次再贷款利率的下调并非“降息”。
董琦认为,该利率并不是政策利率,观察货币政策取向仍需关注短期的OMO007利率以及中长期的1年MLF利率。
在董琦看来:“政策利率调降的可能窗口并不在眼前,恰恰因为当前的‘定向’使得短期政策利率的可能性下降,但2022年二季度是政策利率调整的窗口期,具体仍需观察增长压力或信用风险的催化。”
还有专家称,再贷款利率的下调其实是宽信用。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梁中华在最新研报中还指出,相比于“定向降息”,实际是“定向宽信用”,这是在12月6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后,“稳增长”政策的继续加码。据梁中华介绍,回顾历史,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的下调通常伴随着再贷款额度的新增,并能拉动接下来1~2个季度再贷款余额的明显增长。
因而本轮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的下调,有望配合此前9月新增的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定向带动信贷投放量增加。
在这方面,此前9月9日,央行发布公告称,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为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央行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在今年剩余4个月之内以优惠利率发放给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支持其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要求贷款平均利率在5.5%左右,引导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