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的步伐没有停下,也没有变小。
北京时间22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3%至3.25%之间。这是美联储今年第五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如此加息密度和力度都极为少见。
尽管再次加息75个基点的操作在市场预期内,但超出预期的是美联储对未来加息进程释放的信号。
从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发布的声明来看,委员们一致同意此次加息决定。最新出炉的点阵图显示,美联储预计,从现在至年底还有125个基点的加息空间,而从中期来看,联邦基金利率或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高位。市场认为,点阵图已传递明确信号,即未来的加息会保持高强度且持续更久。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说,我们假设美国通胀环比每月平均下滑0.1个百分点的情况下,美国9至11月的核心通胀预计仍将保持在6%以上,而10至12月的核心通胀率预计也将维持在5.77%。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和美联储最新的加息预期来看,预计美联储长期终端利率将超过4.5%。
鲍威尔表示,为达到降低通胀的目标,美国经济不排除进入衰退的可能,劳动力市场也会走软,但这是“需要承担的痛苦”,长远来看,如果不能恢复价格稳定,将带来“更多痛苦”。
美联储官员此前也公开承认,他们提高利率以平息通胀的幅度越高,损害经济增长及就业的风险就越大。鲍威尔上个月就曾表示,这“会给家庭和企业带来一些痛苦”。
为解决本国通胀问题,美联储加息带来的“痛苦”是否会向外传导?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认为,美联储大幅加息,无疑会掣肘其他国家央行的货币政策,尤其是新兴经济体,为防止资本外流导致本币过度贬值,同时抑制国内通胀加剧的风险,新兴经济体不得不跟随加息。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长张明称,诸多证据表明美国物价仍将在一定时间内处于较高水平。因此从物价来讲,短期内美联储的加息、缩表不会结束。
“从全球情况看,不确定性、疫情、美联储加息和缩表预期依然存在,部分新兴市场国家未来可能爆发金融危机,这也将会对美元汇率形成支撑。”张明说。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美联储激进紧缩、美债利率再破此前高点,对非美金融市场的负面冲击或更加剧烈,非美货币表现更会受到冲击,例如欧日债市的压力也将体现在欧元和日元汇率上。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亦认为,考虑到美国经济复苏和劳动力市场仍处于较为合意水平、美联储继续坚持依靠激进加息周期来遏制通胀势头,短期内美元指数大概率将继续保持上行态势,有可能引发资金从新兴市场和其他主要发达市场回流美国,对非美元资产价格与非美元货币汇率持续带来压力。
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中国该如何应对?庞溟指出,考虑到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体量扩大、韧性更强,汇率市场化改革使得中国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增强,同时金融体系自主性和稳定性也在提升,强势美元对中国的影响有限。
“但是,为更有效地应对强势美元带来的外部冲击,应致力于搞好跨周期设计。”庞溟说,一方面应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预期管理,完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引导市场主体坚持“风险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另一方面应不断深化金融双向开放,增强境内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中国央行近期发文称,下一步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以我为主、稳中求进,兼顾稳就业和稳物价、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不搞大水漫灌、不透支未来。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