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建立更稳定更公平的国际税收框架达成历史性协议,这一改革将重塑已经运行近百年的现行国际税收规则,对跨国企业全球布局和投资运营产生深远影响。当历史变革近在咫尺,中国该如何应对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国际金融论坛(IFF)第18届全球年会5日继续召开。在“全球税收政策:改革和影响”分论坛上,多位专家展开深入交流。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IFF大会主席周小川认为,过去的国际税收体系已经无法适应新的经济活动模式,国际税收体系改革有助于促进国际间的税收协调合作。“从过去来看,财税问题都是各国‘各自为战’,很少能够深入的研究讨论,并形成共同的行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尤其是数字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必须提到国际日程上。”
解决这些问题绝非一蹴而就,周小川直言,“税收需要理论依据,要看在衡量企业利润以及许多财务指标方面,各国对于会计准则和审计是否能够有一致的理解。如果理论依据不够充分的话,协调起来就困难,讨价还价就会很多,”他将纳税和征税比喻成一种博弈,“全球的跨国公司,一些‘避税天堂’的政府,还有一些专门为避税服务的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都非常聪明且富有经验,可以预见,未来还是会有一场像猫捉老鼠一样斗智斗勇的博弈。”
周小川还提出,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些必须从资本利得的角度来加以解决。而为了跨国税收协调,应寻求建立一种机制、一个机构去统筹安排,因为各国利益的背后,全球公共性支出的需求是确实存在的,特别是全球疫情出现以后,这种需求就更加明显。
这和安联首席经济学家卢睿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要解决富国和穷国之间的税收收入分配,必须要以前瞻性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全球各国应紧密合作,继续鼓励资本在国家之间的流动,建立面向未来的新财税体系。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着重强调了对于中国的启示意义,“我们在观察外部世界、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如何协调运转发展的同时,也要积极考虑顺应世界潮流,做好和国际社会进一步的协调。”“中国的现代化必然要包含税制的现代化,税制的现代化取向又必然包含着中国在改革深水期攻坚克难,贯彻提高直接税比重这样一个制度建设的任务。这里面啃硬骨头的意味相当明显。”
对于身处国际税制改革浪潮之中的中国企业来说,变革已迫在眉睫,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大变局,美的集团全球税务总监陈志文承认有压力,“作为实体经济和传统的制造业,新税收政策的出台,需要配备相应的人员来对税法进行研究,对这部分的税收和数据进行系统的搭建,大大增加了公司的成本。”但他也表示,美的已经决心正视全球税收环境的变革,提高对国际税务的关注,审视其对于自身影响,提升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提早准备,积极应对。
参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均认为,即便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革也不会一帆风顺,但是在国际合作的框架下,依然有信心得到共赢的结果。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