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IPO资讯
CRO企业诺康达IPO:第二大股东实控人涉嫌非法吸储被判无期 曾隐瞒关联交易被上交所“点名”处罚 在深交所能“蒙混过关”吗?
来源:领航财经资讯网  作者:乔民  发布时间:2023-05-22 10:22:02
导读:在CRO行业一篇哀鸿遍野,行业龙头药明康德股价从最高188元,跌至目前66.22元的背景下,又一家CRO企业想要跑来A股“圈钱”了。这家公司就是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诺康达”)。按照安排,5月18日,诺康达将进行上会。

“从行业看,诺康达属于CRO行业。大家都知道,最近以来龙头药明康德为代表的CRO行业简直是价值毁灭。药明康德从最高价188.28元已经跌到上周最低66.22左右,也就是跌了64%,CRO甚至已经把医药基金搞得人见人骂。”有长期关注于IPO的媒体如此评论诺康达的此次上市。对此,监管层需要尤其注意,不得不察。
 
实际上,CRO行业之所以出现股价暴跌,最主要的因素是外界对于业绩可持续性的担忧。过去三年疫情,医药行业大量加码疫苗研发,这给从事医药研发外包服务的CRO行业带来了大量的业务。如今,随着疫情过去,CRO行业风光不在。外界对药明康德的2023年的业绩指引,也由去年的73%左右,暴降至今年的11%左右。
 
当然,如果说诺康达的自身条件过硬,公司治理好、盈利能力强,那么弃登陆创业板也无可厚非。然而,诺康达偏偏就是质地不行。
 
2019年和2020年在行业一片欣欣向荣之际,刚刚IPO败北被上交所“点名”的诺康达便业绩变脸,其2019年和2020年净利润分别下滑了67%和12%,到2022年,公司的业绩也未达到前期的高点。更重要的是其此前再冲刺科创板IPO时还隐瞒关联交易,被上交所警示。而其第二大股东实控人涉嫌巨额非法吸储,已经被判处无期徒刑。
 
在CRO行业遭遇下行,龙头药明康德今年业绩增速预计大幅放缓至11%左右下,诺康达上市后或再度“业绩变脸”。而公司的内部治理,更是问题重重,甚至是总经理一半的薪酬,都被列为研发费用,简直的好笑。
 

曾IPO时隐瞒关联交易被上交所处罚 又转道深交所“浑水摸鱼”

早在2019 年4 月,诺康达就曾向科创板发起过冲击,那个时候马某还是“网红”企业家,蚂蚁金服也还不是高利贷公司,而是金融科技企业,科创板定位和属性标准也还没有出炉。可以说,还处于“洪荒时代”的红利期。

然而,就是在“红利期”诺康达冲刺科创板GG了,2019年7 月公司终止IPO审核。原因还是公司自身出了问题,其隐瞒关联交易,被监管调查出来,最终不得灰溜溜的撤回了IPO申请。
 
根据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审核中心《关于对诺康达予以监管警示的决定》(上证科审(自律监管)〔2020〕2号),诺康达在IPO 申请过程中未充分披露与当时第二大客户亦嘉新创的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招股书信披不规范。
 
而这实际也要归功于媒体的功劳。此前,媒体就质疑诺康达与第二大客户北京亦嘉新创医疗器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关系等。

具体而言,2017年、2018年,亦嘉新创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达1391万元、3770万元,分别占营收比例的18.57%、20.34%。

天眼查显示,亦嘉新创成立于2017年4月27日,成立次日也就是4月28日期就与诺康达签订了2990万元大额合同。外界因此质疑诺康达涉嫌隐瞒关联交易。而截至目前,这笔合同仍在履行中。